论分析程序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分析程序 + 注册会计师 ; 参考:《商业时代》2010年36期
【摘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把风险意识贯穿于审计全过程。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可能存在使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产生重大错报风险并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包括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在审计临近结束之前进行总体复核财务报表是否有未被发现重大错报风险。在审计的三个阶段,分析程序的正确运用能够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Abstract]:Modern risk oriented audit requires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to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audit. To understand the audited units and their environment,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the risk and assess the risk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cognizance levels, and to carry out further audit procedures, including the control test, in view of the major misreporting risks of the assessment. Test and substantive test, in the three stages of audit,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tical procedure can improve the audit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audit risk in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audit.
【作者单位】: 孝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亚敏;;分析性复核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04期
2 陆迎霞;;审计中分析程序的运用[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沈岚;;分析性复核程序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中的作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2 廖汉儒;;试论分析程序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2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静;分析性复核在实质性测试中的运用[J];中国审计;2004年15期
2 陈毓圭;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J];会计研究;2004年02期
3 孙洪哲 ,谷慧玲 ,牛丽文;分析性复核在会计报表审计中的应用[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年11期
4 陈晨;分析性复核方法在企业审计中的具体运用[J];审计月刊;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靖;;分析程序在审计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08年16期
2 余涛;;浅析分析程序的应用效率[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年03期
3 朱萍;;捷径:运用分析程序寻找审计“突破口”[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12期
4 邓川;;对注册会计师分析程序使用情况的实证调查——以浙江省会计师事务所为例[J];财经论丛;2006年04期
5 任富强;王红蕊;;分析程序的应用误区及改进建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年12期
6 黄季红;;刍议分析程序的运用[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5期
7 王在飞;;分析程序在审计中的运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8 欧景华;;关于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J];会计师;2010年11期
9 孙辉;;提高审计效率之我见[J];魅力中国;2007年07期
10 任富强;;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舞弊风险评估与应对[J];商业会计;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振宇;;加强中介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探讨——注册会计师行为约束机制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倪国爱;鲁冰;;试论注册会计师新业务拓展与服务营销的连结[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顾奋玲;;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顾远;;谁需要高质量的审计?——基于中小企业审计现状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曾莲;;政府审计的新力量:注册会计师[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廖义刚;;论优化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制度环境[A];2002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集[C];2002年
7 李海;;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点滴谈[A];2003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辑[C];2003年
8 符尧;;浅析非审计服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9 徐凤菊;毛宏莉;;适应会计信息化建设要求,改进CPA考试模式[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李平;曹明菲;;我国实施定期轮换制度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 盖 辛 苑 姜玉玺;诚信是注册会计师的品牌[N];中国审计报;2005年
2 陈建民;WTO与中国注册会计师[N];金融时报;2001年
3 宋耀川 程彤梅;山西需要多少注册会计师[N];山西日报;2001年
4 ;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做注册会计师[N];财会信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杨冬;非常个案?中船重工调节利润[N];经济观察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罗荀;证书等于人才?[N];中国财经报;2010年
7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周艳;运用立法语言表述实现准则明晰目标[N];中国会计报;2010年
8 ;我对“五代会”说几句[N];财会信报;2010年
9 关德铨;注册会计师应如何参与管理现代化?[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耿琛;注册会计师如何避免法律责任[N];河南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建秀;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刘维;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与注册会计师行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彭桃英;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陈彭;轻水堆核电站燃料棒破损性状分析程序的开发[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6年
6 易琮;行业制度变迁的诱因与绩效[D];暨南大学;2002年
7 宋理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李斌;审计任期与强制轮换[D];厦门大学;2007年
9 吉伟莉;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陈淑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经济学分析及其监管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注册会计师认证性服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2 郝忠伟;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3 尤兰兰;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皮建存;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5 赵修娜;论资本市场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监管[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6 杨琳玲;注册会计师侵权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姚欢;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方超;论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杜艳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10 徐超;注册会计师在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的民事责任[D];清华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46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84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