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参与原则与中国社会审计法律制度完善——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预防性措施为视角的切入
本文选题:社会参与原则 + 社会审计 ; 参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摘要】:犯罪控制模式由"国家本位"向"国家.社会"双本位模式的演变,是现代国家犯罪控制机制的必然选择。社会参与原则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倡导的预防性反腐败政策五项原则之一,对腐败犯罪的预防与惩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基于审计的腐败发现、防御与治理功能,审计被多项区域性、国际性反腐败公约列为腐败治理的积极性预防措施。社会审计法律制度是中国审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腐败的预防与控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社会审计权理论为指导完善社会审计法律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Abstract]:The mode of crime control is from "state standard" to "state."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double-standard mode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modern national crime control mechanism. The principle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is one of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reventive anti-corruption policy advocat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Corruption,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punishment of corruption crimes. Based on audit corruption discovery, defense and governance function, audit is listed as posi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of corruption governance by many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nti-corruption conventions. The legal system of social aud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egal system of auditing in China, which should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rrup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of social audi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the right of social audit.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风险控制与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研究”(项目编号:09SJB82001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昌道;;《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郭道晖;;政府治理与公民社会参与[J];河北法学;2006年01期
3 熊楚熊;试论我国社会审计权利与义务不平衡的影响及其对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年04期
4 赵保卿;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职业行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年01期
5 毛乃国;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参与[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3年06期
6 蔡春;李江涛;;经济权力审计监控研究——审计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7 陈关亭;独立审计关系异化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刚;;当代中国初次分配正义原则的建构——基于约翰·罗默分配正义理论的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张翼翔;;试论我国弱者保护问题[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李春梅;;论宪法平等权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朱燕波;;浅谈发挥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J];安装;2006年01期
5 饶龙飞;;政治权利概念的多维解读[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6 王立兵;;宪政视角下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立法评析[J];北方法学;2011年01期
7 宋慧献;;财产权多元论与知识产权的非人权性[J];北方法学;2011年03期
8 王志刚;朱婷;;社会转型期初次分配领域正义原则重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王金华;殷爽;;社会审计在会计报表审计方面的独立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1期
10 王从峰;高峰;;论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救济规范体系的完善[J];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唐重振;;谁制造了“阿凡达”悲剧?——以广西A县强制拆迁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赵美珍;常永达;;小城镇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路径探索[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常永达;赵美珍;;试论小城镇水安全的市场化契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5 ;浅谈如何管理医院建设项目招投标中的问题及对策[A];湖南省卫生经济与信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第一次学术年会专辑[C];2010年
6 梁秀根;黄邓秋;蔡峗;汪春信;;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基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公司案例分析[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1[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王晓峰;民国宪法在新疆的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吴恩玉;法律位阶及相关适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成;宪法视域中的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与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代彬;高管控制权与自利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苗连琦;公共经济权力审计监控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肖华;企业环境报告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孙坤;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10 薛源;区分所有建筑物自治管理组织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拉萨;网络空间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平衡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旭英;审计信息产权作用机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卢洁;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审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姜斐斐;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缺陷及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5 周玉;我国法院经费体制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乔伟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朱瑜雯;知识产权法的宪法正当性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杰;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研究[D];沈阳大学;2010年
9 李琳琳;吴经熊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照;信访权的法律保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苏彩霞;;《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国际刑法的新发展——兼论《公约》对我国刑事法的影响[J];法学评论;2006年01期
2 彭凤莲;;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我国洗钱罪的立法趋势[J];法学评论;2006年01期
3 李伟芳;;《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中国国内法的适用[J];法学;2006年01期
4 丁成耀;冯寿波;;《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反洗钱立法的完善[J];法学;2006年01期
5 刘璐,张冬霞;试论我国刑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协调与立法完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陆宇建;从ROE与ROA的分布看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J];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03期
7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8 蔡春;陈晓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未来发展之研究[J];审计研究;2007年01期
9 蔡春;李江涛;王海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成志;社会主义权力监督的理论与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199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明;《法》出台以后[J];中国审计;1994年03期
2 来明敏,张钊;关于现代企业审计的一点思考[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6年05期
3 ;社会审计:让获益者变身监督者[J];理论与当代;2011年02期
4 徐俏;;法务会计产生的动因及发展我国法务会计的设想[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林俊家,,孙维嫦;巩固与提高并举推动社会审计的更大发展──审计署审计管理司副司长王智玉访谈录[J];审计理论与实践;1995年02期
6 刘汉霞;证券市场上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温崇年;社会审计 社会审计组织承办业务的法律问题思考[J];陕西审计;1996年02期
8 蔡宗强;新《会计法》有关社会审计规定之管见[J];中国注册会计师;1999年11期
9 李炳琦;办好工会社会审计服务工会经审工作[J];中国工会财会;1999年02期
10 郭忠明;社会审计呼唤法规保障[J];中州审计;199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踩峰;;上市公司社会审计关系的失衡及制衡[A];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2002年
2 何世海;;浅谈社会审计管理体制改革[A];审计论文选编[C];1996年
3 宋东风;郝晓雁;;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审计的地位和作用[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李瑛;贾秀贞;;影响社会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振宇;;加强中介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探讨——注册会计师行为约束机制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倪国爱;鲁冰;;试论注册会计师新业务拓展与服务营销的连结[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小芳;;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探讨[A];纪念房地产开发会计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4年
8 顾奋玲;;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顾远;;谁需要高质量的审计?——基于中小企业审计现状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曾莲;;政府审计的新力量:注册会计师[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罗晶晶;医院财报引入社会审计获重大突破[N];中国会计报;2011年
2 审计署驻郑州特派办 元青红;社会审计组织业务档案应加强管理[N];中国审计报;2005年
3 毛丽娟;社会审计的两难境地[N];中国财经报;2002年
4 关德铨;注册会计师应如何参与管理现代化?[N];中国财经报;2000年
5 金 盖 辛 苑 姜玉玺;诚信是注册会计师的品牌[N];中国审计报;2005年
6 耿琛;注册会计师如何避免法律责任[N];河南日报;2002年
7 陈建民;WTO与中国注册会计师[N];金融时报;2001年
8 蓝寿荣 邱唯;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法律责任[N];金融时报;2003年
9 宋耀川 程彤梅;山西需要多少注册会计师[N];山西日报;2001年
10 ;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做注册会计师[N];财会信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建秀;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刘维;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与注册会计师行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彭桃英;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易琮;行业制度变迁的诱因与绩效[D];暨南大学;2002年
6 王淑梅;国家审计质量与效果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宋理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李斌;审计任期与强制轮换[D];厦门大学;2007年
9 吉伟莉;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陈淑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经济学分析及其监管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丹;论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中社会审计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李华;注册会计师认证性服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3 郝忠伟;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4 尤兰兰;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5 皮建存;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赵修娜;论资本市场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监管[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7 杨琳玲;注册会计师侵权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魏杭杭;社会审计风险预警[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姚欢;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杜艳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51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85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