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5-28 06:01

  本文选题:高新技术企业 + 重要性水平 ; 参考:《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年08期


【摘要】:2007年3月16日我国颁布了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统一执行15%的税率,但并没有规定具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2007年12月6日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93条规定了有望享受这两项优惠的企业必须符合的条件,更为具体的标准则于2008年4月14日由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认定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进行了细化,7月份相关部门又下发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认定《工作指引》),其中规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必须委托经备案的中介机构对其研究开发费用及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进行专项审计。为指导和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业务,配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开展,中注协于2008年11月12日发布了《高新技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以下简称《专项审计指引》)。本文拟就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笔者的经验与认识,以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Abstract]:On March 16, 2007, China promulgated the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which stipulates that the tax rate of 15% shall be uniformly implemented by high-tech enterprises. However, there are no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Article 93 of the "regulation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promulgated on December 6, 2007, stipulates the conditions that must be met by enterprises that are expected to enjoy these two preferences. More specifically, on 14 April 2008,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 jointly promulgated the "measur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recognition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Accreditation") and the "High-Tech areas supported by the State as the key areas", which were further refined and issued b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in July. Guidelin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work Guide"), which stipulates that enterprises applying for the qualifications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must entrust thei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ses and high-tech production to the intermediary institutions for record. Special audit of product (service) income. In order to guide and standardiz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to carry out special audit services for high-tech enterprises, and to cooperat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work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On November 12, 2008, the China Association of annotations issued the "guideline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high-tech industri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special audit guidelines"). In this paper, som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special audit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are discussed, and the author's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ar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中磊会计师事务所河北分所;
【分类号】:F23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奉军;胡剑芬;;高新技术企业的品牌创建策略[J];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01期

2 徐梅林;济南兰光荣膺高新技术企业称号[J];中国包装;2005年03期

3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例和办法[J];中国科技信息;1991年06期

4 谢雅丽;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分析与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1993年02期

5 ;何志敏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应推陈出新[J];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04期

6 ;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及享受的优惠政策[J];科技信息;2004年05期

7 张奕;杨超华;;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会计披露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财会月刊;2005年28期

8 张玉明;高新技术企业市场风险成因及其防范[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3年09期

9 吴宏富;浙江丰利通过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复评[J];无机盐工业;2005年08期

10 吴寿仁;;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国务院“60条”解读之六[J];华东科技;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娟;罗凤英;富萍萍;王二平;彭四清;;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导集体(tmt):理想与现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肖金泉;李宇龙;;高新技术企业的产权安排与治理结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陈才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现机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陈才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现机制[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5 王宗军;;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3年

6 ;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刘淑兰;;现行企业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对策[A];改革与探索——吉林省税务科研优秀论文集[C];2001年

8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马虎兆;李春成;尹平均;;我国科技兴贸中知识产权的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以天津市为例[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北京伟嘉集团[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从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莫忽视基础核算[N];中国税务报;2008年

2 本报通讯员;国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出台[N];济南日报;2008年

3 ;营造宽松发展环境 形成“政策洼地”效应[N];大连日报;2009年

4 邹国金;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认定?管理办法出台明确[N];中国税务报;2008年

5 许捷民 钟宜兵;我市高新技术企业重新“洗牌”[N];韶关日报;2008年

6 实习记者 于华鹏;新税率惠及小企高新企[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7 俞崇武;新“高企”认定标准出台之后[N];上海科技报;2008年

8 周莹;高新技术企业面临“重考”[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9 朱宝琛;六大条件细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N];证券日报;2008年

10 陈健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主打四方向[N];中国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洁华;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2 于春红;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刘凤霞;基于SPA的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绩效评价与激励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林兰;技术扩散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区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辉;高新技术企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孙琦;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与资本市场战略选择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7 蒋经法;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及其会计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8 文建秀;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10 刘维;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与注册会计师行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先英;研发费用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李娜;四川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制度运用现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唐海仕;基于实物期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何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王鸿杰;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团队的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商学院;2006年

6 黄浩;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状况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7 程群;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绩效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8 孙磊;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化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马莹;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业绩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李兴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成长评价研究[D];天津商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945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945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2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