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的治理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8 07:46

  本文选题:财务报告 + 审计合谋 ; 参考:《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摘要】: 近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资本市场频繁发生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例,很多都牵涉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合谋问题,使投资者损失惨重,市场信心降到冰点。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共存的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其治理的方法,对稳定资本市场和提高会计、审计行业的公信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归纳的基础上,在经济学、管理学等有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内外因关系原理、供需原理,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内外因关系原理为主线,首先分析了财务报告舞弊和审计合谋的内因,产权制度的缺陷、财务信息有效需求主体的缺失、激励机制的残缺是二者共生的外因,其中内因是二者共生的根本,外因促成了二者的耦合和互动;其次又通过一个博弈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共生的原因,为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作了铺垫;最后提出了治理二者共生现象的新机制,即激励约束机制。 基于人具有被“激励”而不被“压榨”的特征,提出的激励约束机制,该机制重在采取激励措施,激励被监管者参与和支持监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弥补现行治理机制实施性差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治理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共存的现象。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since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many financial report fraud cases occurred frequently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apital markets, many of which involve the audit collusion of CPA, which makes the investors lose a lot and the confidence of the market drops to the freezing point.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phenomenon of co-existence and coexistence of audit collusion and financial report fraud is studied, the causes of its emergence are analyzed, and the methods of its governance are discussed, so as to stabilize the capital market and improve accounting. The credibility of the audit industr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other related theories, this paper applies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lations, the principle of supply and demand, and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normative research with empirical research.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s the main line. Firstly, the internal causes of financial report fraud and audit collusion, the defects of property right system, the absence of the subject of effective demand for financial information, and the incomplete incentive mechanism are the external causes of their symbiosis. The internal cause is the root of their symbiosis, and the external cause promotes their coupling and interaction. Secondly, through a game model, the author furthe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two symbiosis, and lays the groundwork for putting forward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Finally, a new mechanism of controlling symbiosis between the two is put forward, that is, incentive and constraint mechanism.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encouraged" and not "squeezed", the proposed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focuses on the adoption of incentives to encourage the regulators to participate in and support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gulatory policies. It can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ent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it can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co-existence of audit collusion and financial report fraud.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23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斌;;基于GONE理论视角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张会勤;;财务报告舞弊在中介审核阶段的原因及治理措施[J];中国外资;2011年15期

3 朱永良;;对独立董事和财务报告舞弊相关性的文献综述[J];财会研究;2011年13期

4 刘晶莹;;法律的不完备性、经济公正与审计合谋——以德勤审计科龙失败案为例[J];财会通讯;2011年16期

5 向增先;;会计主体利益驱动下的财务报告舞弊治理[J];财会通讯;2011年21期

6 曹军;王芳;;治理合谋的政府双重审计模式及相关博弈分析[J];财会月刊;2011年17期

7 王智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路径与成因[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程世永;刘佳丽;;证券交易监管绩效理论模型分析[J];才智;2011年24期

9 赵国宇;;制度安排缺陷、声誉机制缺失与审计合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张政斌;;财务舞弊类型与审计解码[J];财会学习;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微平;陈洁娜;;关于上市公司并购前后审计意见类型变更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2 李永臣;田晓蕾;;财务报告舞弊的预警信息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刘国常;田勇;;基于审计质量特征拓展分析的审计质量控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广东省信用研究会;“造假地雷”扰乱金融市场[N];民营经济报;2006年

2 张连起;公司内控与治理结构缺陷对信息披露的影响[N];中国财经报;2003年

3 朱国泓;教你应对财务报表舞弊[N];财会信报;2006年

4 肖小飞;完善内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N];财会信报;2006年

5 于东智;以公司治理视角审视财务舞弊[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记者 左永刚;注会行业不断涌现新业务[N];财会信报;2008年

7 栗立华 李波;小议中小型企业财务报告问题[N];中国审计报;2003年

8 嬗变;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嬗变与思考[N];中国财经报;2001年

9 叶陈刚 常洪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审计定价研究成为热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国宇;审计合谋的预警与防治对策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曹利;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娄权;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D];厦门大学;2004年

4 管亚梅;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5 司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6 毛志宏;独立董事制度与会计透明度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岳殿民;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模式特征及识别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8 刘峰;审计行为及其经济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黄学敏;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其监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陈韶君;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芳;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2 南召凤;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的治理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张佞;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及其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薛美君;上市公司审计合谋及其治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韩春生;我国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审计合谋及其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阮锦勤;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罗国莲;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犯罪治理的思考[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8 洪云;证券市场审计合谋的治理政策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9 李飞;审计合谋与审计任期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朱世兵;上市公司审计合谋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45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945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e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