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中的内部审计
本文选题:商业银行 + 内部审计 ; 参考:《财会通讯》2009年36期
【摘要】: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在我国公司治理的外部控制机制失灵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分析了内部审计的目的及作用,在深入分析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改革的对策性建议。
[Abstract]:As an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ternal aud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en the external control mechanism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fails. This paper takes the commercial banks of our country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purpose and function of the internal audit. On the basis of deepl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nal audit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eform of the internal audit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作者单位】: 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银行淮安分行;
【分类号】:F239.45;F83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蒲育军;;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08期
2 王毓;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建议[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年12期
3 郝振平,钱苹;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独立性[J];审计研究;2001年03期
4 王稳,王旭阳;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对策[J];审计研究;2004年03期
5 朱至文;马浩;;所有权结构、关联交易与企业价值——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朱至文;;基于代理理论的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05期
7 唐春华,王江渝;商业银行行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悦;;审计冲突、审计独立性与投资者保护[J];北方经济;2007年06期
2 李琪;;浅谈外部性在提高审计独立性中的作用[J];成功(教育);2007年08期
3 刘维;审计独立性的博弈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5期
4 简家进;;审计信息的商品属性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0期
5 田志华;;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及其防范措施[J];财会月刊;2005年17期
6 王爱霞;赵战云;陈镜宇;;谈加强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建设[J];财会月刊;2010年06期
7 贾明琪;张晶;;关联方交易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及监管对策[J];财会月刊;2011年20期
8 许辉;;委托代理视角下的审计环境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王跃堂,赵子夜;审计独立风险的动因、环境及其治理[J];当代财经;2003年09期
10 林钟高,汪国银,徐德信;独立审计:第三方实施及其失败[J];当代财经;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邱光辉;;会计信息质量和独立审计支撑[A];2003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辑[C];2003年
2 董南雁;张俊瑞;;股权结构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一个实证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马泽娟;;基于完善治理结构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制探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内部审计在金融机构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4 张俊瑞;董南雁;;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袁振兴;;论审计诚信激励制度的三个节点:市场适应度、报酬激励和信号传递[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和辉;李明;;独立董事能够提高企业价值和绩效吗?——基于公司治理中介效应的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瞿旭;吴慧中;付显瑶;;高管薪酬与审计费用联动关系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瞿旭;吴慧中;付显瑶;;我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审计费用联动关系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莉;论审计师行业专长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彭桃英;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张俊民;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5 王淑梅;国家审计质量与效果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李海燕;独立审计投资者保护作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于竹丽;上市公司半年报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鲜文铎;审计师行业专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肖文玲;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总分行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蔡文英;公司治理与独立审计的互动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瑾;无限售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原盼盼;公司股权结构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石影;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洋;财务舞弊公司董事会变更及其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王茜;中国农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付红艳;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关联支持的经济后果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孙华;土地流转中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8 高希凡;吉林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艳萍;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独立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辛祥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关联方交易的规范[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辉;严广乐;李霞;;基于双重委托代理模型的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09期
2 赵如兰;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成因探析[J];财经科学;2001年S1期
3 王明琳;周生春;;控制性家族类型、双重三层委托代理问题与企业价值[J];管理世界;2006年08期
4 冯根福;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上市公司治理的另一种分析框架——兼论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新思路[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5 陈晓,王琨;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与国有股改革——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6 周志宇,徐龙华;国际银行业内部审计的现状、趋势和启示[J];金融会计;2003年05期
7 郝振平;审计关系的代理理论分析[J];审计研究;2000年01期
8 刘家义;关于我国金融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2年05期
9 文华宜;商业银行审计发展趋势初探[J];审计研究;2003年04期
10 李炳元;德国银行业经营稳健奥妙探析[J];中国城市金融;199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红敏;;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和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08期
2 董立新;;浅析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内部审计[J];商场现代化;2009年20期
3 臧慧萍;;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J];经济论坛;2009年15期
4 王则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国际经验与我国对策[J];经济管理;2005年19期
5 彭兰香;;谈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机制[J];财会月刊;2008年36期
6 黄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关问题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韩焱;;健全内部控制 防范经营风险[J];云南金融;2001年02期
8 刘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7期
9 曾芳;;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年06期
10 王华;;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来吉;廖先平;王青松;李萍;;商业银行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的理论基础、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运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内部审计在金融机构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2 农行湖北省分行审计处、湖北省内部审计师协会课题组;;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管理中的审计约束问题与对策[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3 高虹;;解析现代商业银行发展中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定位问题[A];全国企业改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集[C];2004年
4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监管体制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及对策[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5 赵葆华;孟洪涛;张晖;;浅议商业银行增长方式的转变[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宁;;商业银行事后监督工作的启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邓清;;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策略研究[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8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9 苏文川;;服务国家建设 服务商业银行——代前言[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10 周洪俊;;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布局的优化与管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筱;1:5背后:国内银行急补审计功课[N];中国经营报;2006年
2 王艳茹;国有商业银行内控“软”在何处?[N];中国财经报;2006年
3 王卫平;银监会调整部分商业银行监管职责[N];中国改革报;2005年
4 钟颖;黄奇帆首次披露重庆商行重组内幕[N];证券日报;2005年
5 王书贞;陈艳娇;关于商业银行贷款审计效率的思考[N];中国审计报;2004年
6 时卫干;商业银行业务转型面临技术挑战[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卫容之;上海农村商业银行25日挂牌[N];国际金融报;2005年
8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N];金融时报;2002年
9 沈鸿;浅谈建立商业银行治理结构[N];金融时报;2004年
10 侯明新 刘胜军;商业银行现金管理工作有待加强[N];金融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慧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暨南大学;2006年
2 魏世杰;业务分散、空间分散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3 薛峰;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宏;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何亮;商业银行的厂商理论[D];暨南大学;2005年
6 宋安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任壮;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彭纯;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方芳;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10 姜美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金环;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策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于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3 田榕榕;论金融海啸中商业银行盈利变化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4 邓力;商业银行服务流程再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刘p,
本文编号:1946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946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