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财政分权、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政府审计

发布时间:2018-06-06 22:14

  本文选题:财政分权 + 政府间关系 ; 参考:《财会通讯》2009年21期


【摘要】: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实行财政分权,并于1994年进行了分税制改革,财政权力的重新安排意味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了新的政府间关系。地方政府审计在财政分权制度下的作用体现在:一方面通过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来稳定财政分权制度;另一方面通过最终解除中央政府的受托责任,增强中央政府的信誉。本文认为,财政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审计应该以规范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提高地方政府服务质量为导向,建立多元化的审计主体结构,并完善地方政府审计公告制度。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 local government auditing should regulate the local government ' s economic behavior , improve the local government ' s quality of service ,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auditing body structure , and improve the local government audit bulletin system .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分类号】:F812.2;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平新乔;白洁;;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2 熊波;;我国公共服务事权划分的理论思考[J];财政研究;2007年06期

3 张韶华;行政分权、财政联邦主义与地方政府举债行为[J];南方金融;2005年04期

4 董再平;;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的历程考察和问题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年21期

5 徐风华;王俊杰;;地方政府考核:双重委托人失效及其政策含义[J];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6 毛晖;邵稳重;;论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特色[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7 刘银喜;;财政联邦主义视角下的政府间关系[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兴权;;商主体制度的逻辑理路与规范展开[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2 高景霄;魏占杰;;控股股东和经营者合谋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21期

3 胡锋;贺晋兵;;我国财政风险形成原因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0年05期

4 刘蕾;;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J];才智;2008年20期

5 胡颖;;农村非正式金融存在的原因及发展前景探讨[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6 杨志勇;;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理论的回顾与展望[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7 张明喜;;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聚类分析的新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1期

8 姜兰平;;激励机制与公司战略:制度的一致性[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1期

9 王刚;;负债代理成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4期

10 孙立;;内部治理审计的委托代理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艳红;;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琦;;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曹淑江;;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基础教育投资努力程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和倍差法的实证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阮艺华;;财政分权、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志刚;李鹏楠;;市区两级政府事权合理划分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施红;;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保险公司激励机制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7 曹廷求;;公司治理与现阶段商业银行改革[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雷艳红;;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赵永亮;张捷;;民主参与机制下的公共品支出偏差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鑫;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杨为民;中国蔬菜供应链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3 高辉;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及其流动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毛腾飞;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王越子;企业权力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常莉;房地产税收改革对房地产业影响的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匡斌;公共经济视角下的电信普遍服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8 邹晓东;从公共服务的政府垄断到多元化供给[D];复旦大学;2007年

9 高前善;相对业绩、管理贡献与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傅勇;中国式分权、地方财政模式与公共物品供给: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前;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马艳红;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股权激励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书东;人本价值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尹燕飞;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供给行为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郭启伦;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变更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牟丹萍;天津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周冬梅;论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建设[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陈锋正;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与市场机制相融性问题研究[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年

9 胥莉;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刘振强;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失效的合约体系重构[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继秀;魏加宁;孙明非;陈穗红;严文彬;;如何控制和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J];小康;2006年05期

2 孙开;财政联邦制的理论与实践──发达国家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探析[J];财政研究;1994年11期

3 阎坤,陈昌盛;中国财政分权的实践与评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4 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4期

5 徐风华;王俊杰;;“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更新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改进[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7期

6 谷义,秦家顺;分税制模式修正研究[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8年06期

7 张韶华,王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视角中的地方政府债券[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黄继忠;省级财政支出制度: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06期

9 刘云龙;财政联邦主义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1998年07期

10 安体富,岳树民;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判断及其调整[J];经济研究;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坡岭;郑维臣;;农民工身份转换困境:基于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申亮;;财政分权、辖区竞争与地方政府投资行为[J];财经论丛;2011年04期

3 官永彬;;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的激励机制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涂斌;;基于DEA-Tobit模型的文化事业财政支出效率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1年12期

5 毛晖;刘瑞娟;;美国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1期

6 张亚明;赵从芳;李苗;;“泛珠三角”经济差异与政府关系的策略选择[J];生态经济;2011年07期

7 王恩奉;;过分强调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可能对分税制改革造成误导[J];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08期

8 沈承诚;;“都市圈”区域生态的府际合作治理[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李红;丁嵩;朱明敏;;多中心跨境合作视角下粤港澳湾区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8期

10 张紧跟;;伦敦大都市区治理改革及启示[J];岭南学刊;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恒;;论武汉城市圈建设中政府间关系的协调[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曹淑江;;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基础教育投资努力程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和倍差法的实证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李郇;徐现祥;罗诗媚;;“土地租金剩余”对城市化行为的激励分析[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胡曙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投资波动的因素分析[A];投资建设三十年回顾——投资专业论文集(4)[C];2008年

6 吕志奎;;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协作模式创新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白鹭;;我国“省管县”体制改革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侯小伏;;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演进、问题及深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9 马祖琦;;案例4 伦敦大都市管理体制研究[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10 ;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教师2008年参加学术会议[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武京闽;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秋风;政府间关系的人民视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秋风;美国人的发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本报记者  唐景莉 杨晨光 徐维彬;专家“支招”如何实现4%[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马红漫;房产调控屡调未果缘于政府利益牵涉其中[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丁元竹;公共领域投资体制要有全新思路[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管荣开 张志平;“扩权强县”与省市县政府间关系[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8 王娜;“4%政策目标”为何难以实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9 特约评论员 秋风;市镇自治:行政体制改革的人民视角[N];经济观察报;2007年

10 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 毛捷;怎样缓解县级财力不均等?[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兆君;我国财政权力结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 官永彬;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蔡冬冬;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4 王文剑;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经济增长[D];河南大学;2008年

5 张卫国;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对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6 张元军;政府间税收竞争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7 王川兰;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区域行政体制与创新[D];复旦大学;2005年

8 丁菊红;中国转型中的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激励[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在茂;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刘光俊;财政分权体制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秀兰;政府间关系的发展:一种网络分析的视角[D];厦门大学;2002年

2 王春红;对我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的宪政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贺豪威;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模式构建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延安大学;2010年

4 崔金秋;财政分权与县乡财政困难的相关分析[D];安徽大学;2007年

5 向子龙;民族地区实现财政均衡的法律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周树成;县级财政法定支出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崔桂芳;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中的政府间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李优;对中国纵向政府间“职责同构”模式的研究及反思[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郑斌;美国联邦主义下联邦与州政府关系及对中国的启发[D];外交学院;2006年

10 李权利;规范和完善我国财政分权体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88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988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b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