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治理审计的委托代理分析
本文选题:内部治理审计 + 委托代理关系 ; 参考:《财会通讯》2009年15期
【摘要】:内部治理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内部审计理念,是对内部审计功能及作用领域的重新审视。是基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所形成的所有权监督,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石。基于治理层面的内部审计仍然立足于第二层或更低层的委托代理关系,是管理层对下一级进行监督、评价和咨询的管理控制机制。如何协调内部审计在不同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全面拓展内部审计职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独立观察者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Abstract]:Internal governance audit is a new concept of internal audit. Ownership supervision is based on the first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reholders and managers. It is the internal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cornerstone of perfect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internal audit based on the governance level is still based on the second or lower level of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which is the management control mechanism for the management to supervise, evaluate and consult the next level. How to coordinate the different roles of internal audit in different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s, fully expand the function of internal audit,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independent observer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this paper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i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239.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立;;内部审计动因的委托代理分析——兼论内部审计导向模式的演进[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2期
2 任剑欣;;公司治理层面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年09期
3 李平;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监督[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瞿曲;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兴权;;商主体制度的逻辑理路与规范展开[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2 高景霄;魏占杰;;控股股东和经营者合谋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21期
3 刘蕾;;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J];才智;2008年20期
4 胡颖;;农村非正式金融存在的原因及发展前景探讨[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5 刘建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08年08期
6 孙立;;内部审计动因的委托代理分析——兼论内部审计导向模式的演进[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2期
7 姜兰平;;激励机制与公司战略:制度的一致性[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1期
8 王刚;;负债代理成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4期
9 瞿曲;;受托责任学说:不断丰富的思想宝藏——纪念杨时展先生逝世十周年[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01期
10 孙立;;治理型内部审计制度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剧杰;降低审计质量的审计行为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石恒贵;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张鑫;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杨为民;中国蔬菜供应链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高辉;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及其流动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刘秋明;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王越子;企业权力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高前善;相对业绩、管理贡献与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D];复旦大学;2007年
9 罗本德;上市公司治理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杨达远;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巧良,陈俊;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5期
2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3 马迎贤;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和贡献评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4 费方域;什么是公司治理?[J];上海经济研究;1996年05期
5 费方域;公司治理的理论前提及其意义[J];上海经济研究;1996年06期
6 张维迎,余晖;西方企业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发展[J];经济研究;1994年11期
7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年09期
8 郑红亮;公司治理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J];经济研究;1998年10期
9 石本仁;公司治理中的会计角色[J];会计研究;2002年04期
10 崔学刚;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红芳;张俊浦;;股权结构与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关系[J];现代企业;2011年07期
2 陈福中;陈诚;;委托代理及其对网络型产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基于信息技术业的实证证据[J];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3 宁向东;;好的治理是“打”出来的[J];中国企业家;2011年16期
4 陈群;;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浅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5 郄媛媛;;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战略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6 龙小海;谢双双;;公司治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8期
7 张挚;张文澜;;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理论简介及评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8 吴敬琏;;“一股独大”仍是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19期
9 王亮;;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浅探[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10 梁爽;;基于代理理论的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雪梅;刘义民;;现代企业与委托代理关系[A];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运行机制变革研讨会议论文[C];2004年
2 彭涛;魏建;;村民自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基于异质性共同代理模型的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许江波;;重要事项承诺制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作用机理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赵国强;;信任的经济理性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丁锦希;姚雪芳;方芳;;新医改政策框架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探究[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6 朱长明;;“委托代理”视角下的转型期公共决策失误[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牛德生;;企业向何处去——从委托代理逻辑的演化所作的一个注释[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8 徐延利;;激励机制理论框架的拓展[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谭绍鹏;隆重;;关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选聘中的委托-代理分析[A];贵州工程项目管理论文集[C];2006年
10 马中华;何娟;;物流企业参与下的库存质押融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常清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 陈君;公司治理机制失灵导致华尔街危机[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谢安 德勤企业风险管理服务合伙人;堵住银行漏洞需要完善公司治理机制[N];中国会计报;2009年
3 记者秦炜;全力改善公司治理机制[N];证券日报;2003年
4 中国证监会上市部监管二处处长 程绪兰;建立健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N];证券时报;2009年
5 本报特约评论员;有效公司治理机制是“优秀”的保障[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6 傅正辉(作者系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党委书记);大力推进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建设[N];吉林日报;2002年
7 记者 舒涓 徐海星 通讯员 刘有贵;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实现体制机制创新[N];广州日报;2009年
8 记者 张未民;加快建设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9 郑国雨(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国有商业银行强身之路 建立新的公司治理机制[N];经济参考报;2001年
10 廖卫东;中国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N];经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池;中国国有企业权利委托代理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付强;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张岭松;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高军;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兰小春;交互作用影响下的公司治理机制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周宗安;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徐柔建;所有权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陈立泰;转型时期中国上市公司绩效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张鑫;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徐和清;企业视角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宇力;委托代理关系下我国证券公司股权激励的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邹春燕;证券投资基金内部人控制问题探讨[D];西北大学;2005年
3 赵彩云;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沈洁;现行委托代理关系下我国私募基金的收益和风险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田建平;F公司基于委托代理关系调整的项目采购管理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蒋绪年;景区经营权转让后委托代理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林杨林;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郭冰;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广西大学;2006年
9 晏飞;财险公司RAROC经济资本配置方法及其修正[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张玉亮;地方政府公共项目委托代理风险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44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2044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