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的差异分析:从不同交易类型入手
本文选题:常规交易 + 非常规交易 ; 参考:《财会月刊》2009年02期
【摘要】:本文从交易类型的视角分析制度基础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差异,并以交易类型中的会计估计为例进行实例分析,以期从理论和实务上对两种审计模式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nstitutional auditing and modern risk-oriented audi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action type, and takes accounting estimation in transaction type as an example. In order to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wo audit models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西南政法大学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8XZ-QN-2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39.4;F2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J];会计研究;2004年04期
2 王会金;刘瑜;;风险导向审计缺陷与现代模式的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志红;;论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2 冯义秀,高亮英;国际审计准则审计风险模型的变更及我们的借鉴[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李斌;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产生看审计风险的防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4 王泽霞;邓川;;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辨析[J];财经论丛;2006年02期
5 王素梅;论我国审计风险模型的重构——基于国际审计风险模型的演变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4年12期
6 李华军;张晓峰;刘景贤;张国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2期
7 李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国家审计风险控制的启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2期
8 郭莉;;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评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9期
9 郭宏宇;;国际审计风险准则修订后的审计风险模型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07期
10 齐鲁光 ,赵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下审计目标与审计业务流程体系初探[J];财会月刊;2005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陶萍;吕晓平;周晓静;;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及审计取证风险的防范[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论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如何借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3 刘路星;;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的思考[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肖荣;企业信息化风险治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2 黎仁华;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宋夏云;国家审计目标及实现机制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
4 段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吉猛;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宇;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2 蒋铃铃;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运用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曾莉;我国风险导向审计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5年
4 王莹;风险导向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 陈才涛;现代风险基础审计:一个理论框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肖岚;网络审计实务现状及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7 丁玉书;企业财务活动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邓利华;独立审计风险控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桑桂丽;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程序的构建[D];东北大学;2005年
10 陈海琼;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风险控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洪霞;;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研究及思考[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2期
2 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J];会计研究;2004年04期
3 吕川三;从社会审计视角:论审计风险模型的科学性[J];税务与经济;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高奎;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J];中国合作经济;2005年05期
2 杨秀罗,李文玲;《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J];经济论坛;2003年19期
3 徐文丽;论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与纳税筹划[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梁毅;;试论企业纳税筹划问题[J];科学之友(B版);2007年05期
5 刘子威;方西陆;;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0年30期
6 赵志明,王丰福;新企业会计制度运用中有关问题的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张俭;谈会计估计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的运用问题[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5年06期
8 周微微;;浅论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与盈余管理[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年08期
9 邓汉宾;;浅析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年11期
10 李龙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及常用方法研究[J];商业时代;2009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梁杰;;会计政策选择及会计政策变更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姚珉珉;;企业盈利质量分析探讨[A];2005年度中国总会计师论文选[C];2006年
3 费文旌;;刍议构建企业管理者角度的财务分析体系[A];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8年
4 周雪梅;;谨慎性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体现[A];纪念房地产开发会计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4年
5 周树理;;新会计准则下坏账准备会计核算的探究[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云虎;利润质量恶化的十种表现[N];财会信报;2008年
2 邬时民;统一财务有何裨益?[N];医药经济报;2003年
3 王奔;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博弈分析[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郑伟征;警惕企业会计利润失真[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谢飞 ;TCL正面回应整改风波:属具体操作并非蓄意造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6 ;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夯实企业发展基础[N];中国会计报;2010年
7 李清理;湖南 公司监管重点强化透明度[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贾肖明邋实习生 付海燕;债务重组收益不计入公司利润ST板块遭受致命打击[N];南方日报;2008年
9 贾伟;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将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N];经济日报;2007年
10 记者 仝春建;不得利用新会计政策操纵利润[N];中国保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颜志元;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霜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胡莺;基于会计估计的利润调节分析——以科龙电器为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林晓丹;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制度的跨国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D];厦门大学;2008年
4 许蕊;中国企业的盈余管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吴晓静;收益质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王征宇;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臧向锋;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白冬冬;基于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判别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彭新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刘建平;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94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209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