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与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s A-share market from 2005 to 2007 are the research samples, and on the premise tha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relatively credible, and after controlling the relevant variables that affect the audit quality, the listed companies that have set up an audit committee. Under the selection of large firms, the activity of audit committee members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audit quality, and the independence and professionalism of audit committee members have no obvious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audit quality,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governance efficiency of audit committee needs to be improved.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会计学院;湖南财政与会计研究基地;
【基金】:湖南财政与会计研究基地项目“资本市场独立审计质量研究”(08B0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利益均衡导向的产权保护审计研究”(NCET-06-0703)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股票期权制度与会计信息失真”(0610001)
【分类号】: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颖;王平心;吴清华;;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2 王跃堂;涂建明;;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来自沪深两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3 翟华云;;审计师选择和审计委员会效率——来自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07年02期
4 谢永珍;;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1期
5 李补喜;王平心;;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星;张天西;;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对审计意见影响的实证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郑新源;刘国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8期
3 朱启明;李兰梅;;不同股权特征下审计委员会的监督效率——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12期
4 张乐丹;陈旭东;;审计委员会实证研究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2009年06期
5 董颖;;审计委员会本原性质及治理效果研究——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21期
6 李琴;李文耀;;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09年27期
7 柳秋红;;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战略绩效分析[J];财会通讯;2010年21期
8 蓝文永;李慧;;公司治理对年度报告及时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11年03期
9 吕敏蓉;;上市公司非标准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A股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1年12期
10 邱国峰;严海宁;;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部门互动关系研究[J];财会月刊;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邱国峰;;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互动关系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2 吴锡皓;;审计委员会能增强外部审计独立性么?——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丘邦翰;毕家豫;高孟君;;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与实质盈余管理——中国市场之实证[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建;程广林;孟圆圆;;公司治理外部环境、内部机制与公司现金持有——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2 张艳;基于审计风险理论的审计报告行为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D];暨南大学;2007年
3 夏文贤;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与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岳殿民;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模式特征及识别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5 丁庭选;基于公司治理的银行债务融资契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洪卫青;基于终极控制人特征的中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宋文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8 路云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定价[D];暨南大学;2009年
9 王慧;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余怒涛;公司治理和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明亮;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及其制约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吴r,
本文编号:2152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215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