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政府审计的分析框架探讨

发布时间:2019-11-08 04:18
【摘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政府审计问题一般采用委托代理框架,但其在分析单一权威制下政府审计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运用"治理域""科层控制""政策指令覆盖度""剩余控制权"等概念范畴,初步构建了分权模式下纳入政府审计的基本模型架构。这一框架的核心问题是地方政府在"生存约束"和"认可激励"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与委托代理框架的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有所区别。最后在构建的框架中探讨了政府审计对财政分权制度、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的互补性,进一步揭示了政府审计的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本光;论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J];企业研究;2000年08期

2 高光锐;论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J];经济师;2001年05期

3 张清平;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配[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09期

4 权小锋;蒋军锋;;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公司绩效[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08期

5 王新新;试论剩余控制权分享制[J];当代经济科学;1997年01期

6 李双金;;剩余控制权及其不同来源对公司治理的影响[J];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年00期

7 严冰;剩余控制权与企业制度[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严冰;剩余控制权与企业制度[J];理论与改革;2002年04期

9 党兴华;王雷;;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配置结构与国有上市公司绩效关系实证研究——基于超额控制与非超额控制视角的分析[J];预测;2009年04期

10 李双金;郑育家;;剩余控制权的不同形式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双金;;剩余控制权及其不同来源对公司治理的影响[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2 党兴华;王雷;;不同分离系数下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配置结构与国有上市公司绩效关系[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赵 杰;购并中的大股东与剩余控制权[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2 华南师范大学 王廷惠;市场经济呼唤信用建设[N];中国信息报;2001年

3 曹国新;构建乡村旅游共同治理体系[N];中国旅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傅绍文;公司治理中的剩余控制权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宋文娟;会计剩余控制权、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公彦水;基于公司治理效率的剩余控制权配置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2 刘卫;国有企业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企业绩效[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叶秀贤;基于不完全契约的PPP项目剩余控制权配置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张逸婷;基于二元语义的PPP项目剩余控制权分配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蒲国蓉;利润共享与企业的治理结构[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57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2557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a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