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审计探微
【图文】:
会计之友2013年第8期上FRIENDSOFACCOUNTING图1生态审计体系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监督生态用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确保生态资金来源合法、使用合规、管理有效、效益良好,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认为,生态审计作为一种生态环境管理工具,主要是通过评价管理活动的绩效,督促被审单位认真贯彻执行相关环境政策,促进被审单位提高生态环境管理的效益,使企业实现生产与生态环境双向可持续发展。在英国,生态审计被认为是“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尽管对于生态审计的作用众说纷纭,但是都离不开监督、鉴证和评价这三项基本职能。二、生态审计的主要内容生态审计的审计范围涵盖了与生态问题有关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国家环境政策审计,环保资金筹集、使用、管理、绩效审计,环保项目审计等内容。具体说来,生态审计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合规性生态审计、生态会计信息审计、生态管理系统审计,如图1所示。其中,合规性生态审计主要是审查被审单位执行相关环境政策以及环境合约的情况,审查出存在的问题。生态会计信息审计则是通过审查企业生态会计核算信息,,主要是审查相关的生态会计科目,监督企业正确核算生态成本,促使其真实反映承担环境责任的情况。审计基础源于会计信息的披露,虽说生态审计与传统审计基本原理相通,而传统会计信息显然不能满足生态会计信息审计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促使了环境会计系统与生态审计准则相对应的完善,使其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环境会计信息。而生态管理系统审计则是通过建立企业生态管理系统,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控制企业生态风险,有效引导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促进企业实现预定的生态目标。三、生态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爱民;郭坤;;我国环境审计主体分析[J];财会通讯;2010年12期
2 张长江;陈良华;黄寿昌;;中国环境审计研究10年回顾:轨迹、问题与前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旭红;;环境审计报告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30期
2 武迎春;;循环经济视角下环境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07期
3 钱纯;苏宁;孟南;;关于我国碳审计主体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年17期
4 唐洋;周小云;付跃龙;;我国企业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及非线性审计程序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郝韦霞;;软约束机制下的生态预算理论的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12期
6 田翠香;李鸥洋;刘雨;;碳审计及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综述[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唐洋;周小云;王秋林;;我国企业开展环境审计探析[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睿;钟飚;沈飘飘;;中国企业环境审计最新发展探析——以石油化工和制药行业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包晓;不同审计主体的环境审计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2 谭f3;我国环境审计主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周小云;“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志方;肖序;;国外环境财务会计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2010年01期
2 陈思维;我国环境审计研究的特征[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耿建新,房巧玲;环境审计研究视角的国际比较[J];审计研究;2004年02期
4 刘长翠,周芳;环境审计研究:历史、现状与未来——基于国内研究的实证分析与理论述评[J];审计研究;2005年04期
5 中国审计学会调研组;;关于环境审计课题的调研报告[J];审计研究;2009年02期
6 周洁;王建明;;上海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分析[J];生态经济;2007年06期
7 万里霜;;“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调查——来自我国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的初步证据[J];生态经济;2008年01期
8 李雪,杨智慧;环境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肖文八,王贵则,陈军;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理论探讨[J];审计研究资料;1999年03期
10 张文华,钱凤;我国环境审计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社会责任审计发展现状及方法研究[J];财会月刊;2010年24期
2 正文;析审计假设的确定与管理规范化原则[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6年04期
3 曹强,张涛;浅析影响国家审计效率的因素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4年08期
4 高贵銮;;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陈建明;赵雯;;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的审计主体问题[J];会计研究;1991年04期
6 ;审计主体的法律责任刍议[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5年03期
7 王凤;屈咏梅;;关于环境审计主体的再认识[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8 韩雪;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杨晓红;;审计风险成因及其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24期
10 陈青;;推进我国效益审计的“结”与“解”[J];审计月刊;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镇藩;;艰苦奋斗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弘扬延安精神实践“三个代表”[C];2002年
2 朱贤磊;;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主体的选择及具体应用——基于我国政府审计的政治属性[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芸;;技术引发生态风险的伦理抉择[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曹珊;蔡文婷;;我国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域生态风险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孙云鹏;;生态风险的气候变化情景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郑宏春;;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风险[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王晓蓉;孙媛媛;尹颖;姜锦林;罗义;孟文娜;杨柳燕;;水环境污染生态风险早期诊断方法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王如松;骆世明;蒋菊生;张洪勋;;生态学研究和应用的新动态[A];2006-2007环境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C];2006年
9 郄志军;;论审计决策管理的规范化[A];审计论文选编[C];1996年
10 宋成军;张玉华;刘东生;张艳丽;徐哲;李想;王延昌;;作物初级废弃物不同处置的重金属生态风险预警评价[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曲莉;脱离审计主体看审计师的独立性[N];市场报;2002年
2 ;国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N];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
3 邢俊芳;制度创新推动审计现代化[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4 记者 姚刘权;员工是企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N];嘉兴日报;2009年
5 马全祥 王璇;成为“数字北京”重要组成部分[N];北京社会报;2005年
6 岳德亮 姚润丰;小水电已成我国电力供应重要组成部分[N];中国信息报;2009年
7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会副会长 严书翰;要使协商民主成长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巍;从“零”起步到“重要组成部分”[N];石家庄日报;2008年
9 薛晓源;生态风险的现象学展现[N];学习时报;2009年
10 记者 沈鑫 通讯员 陈友谊 张金彩;徐州经济开发区5企业获生态管理标识授牌[N];徐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Mweemba Liberty;[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黄翠竹;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石洪华;典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延军平;陕甘宁老区生态贫水化与生态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6 张硕辅;基于健康理论的洞庭湖生态系统评价、预测和重建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张婧;胶州湾海岸带生态安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许克福;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设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9 文军;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10 宋良图;微观生态系统仿真试验平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双会;救灾款物审计体系完善对策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包晓;不同审计主体的环境审计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3 郑晖;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王芸;技术生态风险的伦理探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5 夏瑜;中国古代中央生态管理机构变迁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李群绩;基于生态风险评估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翔;大气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田艳;黄山风景区生态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贺睿;大连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宇田;不同行为主体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64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256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