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国际“四大”审计质量研究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2-03 00:33
【摘要】: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量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了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比"非四大"高。现在"四大"已经在中国审计市场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国内目前的审计市场下,国际"四大"的审计水平是否比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要高呢?文章回顾了中西方相关研究文献,并结合"四大"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探讨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水澎;李奇凤;;国际四大、国内十大与国内非十大的审计质量——来自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6年02期

2 刘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地位与审计质量分析——兼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选择[J];财会学习;2008年03期

3 刘峰,许菲;风险导向型审计·法律风险·审计质量──兼论“五大”在我国审计市场的行为[J];会计研究;2002年02期

4 蔡春,黄益建,赵莎;关于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5年02期

5 李仙;聂丽洁;;我国上市公司IPO中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6年06期

6 于鹏;;公司特征、国际“四大”与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骞;社会审计终极风险辨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李兆华;审计道德风险的化解途径[J];商业研究;2005年05期

3 白建东,李宝虹;审计道德风险:形成机理与化解途径[J];商业研究;2005年09期

4 贾新宇;;浅议我国的风险导向审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李斌;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产生看审计风险的防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6 王泽霞;邓川;;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辨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王霞;徐晓东;;审计重要性水平、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意见[J];财经研究;2009年01期

8 李奇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分析——来自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7期

9 李文贵;;审计师与管理者博弈下的审计独立性与审计质量——纵横国际的例证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0期

10 向凯;;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文献述评与未来研究方向[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陶萍;吕晓平;周晓静;;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及审计取证风险的防范[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储一昀;王妍玲;;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与审计师稳健主义——来自前任审计师为中天勤或深圳华鹏的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估值:前沿与挑战——第七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曾庆生;王辉;陈晓霞;;继任审计师对“危险”客户保持适度谨慎?——来自中天勤继任者的经验证据[A];估值:前沿与挑战——第七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韩媛媛;;加强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张瑶;;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分析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本内涵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7 韩丽荣;;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构成要素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8 王玉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演进中的经济学释义[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宋理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陈丽蓉;非审计服务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王淑梅;国家审计质量与效果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于竹丽;上市公司半年报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陈俊;制度变迁、市场需求与独立审计质量的改善[D];厦门大学;2008年

7 陈莲英;最终控制人性质与审计师选择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段春明;高管激励与外部审计需求[D];暨南大学;2009年

9 郭慧;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路云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定价[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青;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策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2 王琛;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3 鞠刚;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会计行为变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4 叶宝松;基于舞弊特征和审计师选择权的审计合谋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肖红英;基于ERM理念的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机制构建[D];湖南大学;2009年

6 张冀月;基于审计质量的审计市场集中度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7 陈明东;湖北省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契机及管理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安;国际四大所与国内所审计质量的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吕丹丹;中国审计市场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谭丽娜;新审计准则对审计意见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维安,王新汉,王威;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何红渠,张志红;有关审计意见识别盈余管理能力的研究——来自沪市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3 章立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相关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4期

4 陆宇建;从ROE与ROA的分布看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J];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03期

5 许菲,刘峰;风险导向型审计与道德风险[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年12期

6 刘峰;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1年07期

7 刘峰,许菲;风险导向型审计·法律风险·审计质量──兼论“五大”在我国审计市场的行为[J];会计研究;2002年02期

8 徐浩萍;会计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J];会计研究;2004年01期

9 张为国,王霞;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动因分析[J];会计研究;2004年04期

10 陈海明,李东;我国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假说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平;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命[J];审计理论与实践;1998年12期

2 程诚坚;对当前社会审计质量的思考[J];广东审计;2001年08期

3 隋国军;略谈审计质量控制[J];财会月刊;1999年09期

4 王合喜,胡伟,康自强;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08期

5 刘少锋;;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年36期

6 毛小芳;曹再华;;如何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J];商业会计;2006年14期

7 赵敏,赵冬梅;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经营[J];经济论坛;2004年04期

8 王智刚;浅谈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及其管理[J];广西会计;1996年02期

9 陈智;;CPA审计质量控制研究——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因素视角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年02期

10 郭颖;柯大钢;;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2003~2005年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常青;王澍;;审计质量与事务所规模背离——来自审计公费实证的证据[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刘杉;;面向经济全球化 发展陕西会计市场[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3 陈杰;;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问题与对策[A];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林绍征;;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现状与未来[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年

5 吴少锋;;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内部管理与质量监控之我见[A];2002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集[C];2002年

6 刘杉;;面向经济全球化 发展陕西会计市场[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吴翊;;注册会计师行业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及成因分析[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8 符尧;;浅析非审计服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9 郭晓梅;;试论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法律责任及其风险的防范——评“中天勤”崩塌[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10 王勇伟;黄浴华;;论股东自益权的例外——一起股份转让案件引出的思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海苗;间接收费能提高审计质量[N];财会信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夏峰;德勤:“四大”不必分拆[N];上海证券报;2006年

3 记者 侯捷宁;确保半年报审计质量[N];证券日报;2003年

4 张梅;努力提高工程审计质量[N];江苏经济报;2005年

5 崔鑫 王印堂 姜玉玺;农行驻白山市审计办着力提高审计质量[N];中国审计报;2009年

6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会计系 刘颖斐;借非市场之“手”助事务所做大做强[N];中国财经报;2006年

7 初一;“炒”注会之风再度抬头[N];上海证券报;2005年

8 文舒芳;提高审计质量需三方努力[N];财会信报;2006年

9 张淑敏;促进机制完善 提高审计质量[N];吐鲁番报(汉);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韩福恒;提升核心竞争力 会计师事务所不能钻进人脉的误区[N];中国会计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2 孙坤;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3 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李瑞霖;台湾会计师事务所服务品质缺口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5 吕志明;会计师事务所可持续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彭桃英;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李_";审计师解聘与审计质量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熊建益;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更换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杨永淼;中国注册会计师服务业产业组织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10 韩洪灵;中国审计市场的结构、行为与绩效[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2 许菲;境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审计市场审计质量的对比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3 李琳;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匡迎旭;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5 唐梅;证券市场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6 邓峰;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7 卫泽魁;审计期望差距的哲学思考[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8 周婷;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9 吴曰想;审计、会计质量与公司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10 司艳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与改善对策[D];广西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75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2575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3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