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07:05
本文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踏入新世纪,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而不断加剧,企业经营风险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对自身风险的管控能力。要使企业在这种经济变幻莫测的浪潮下稳健前行就需要管控各种风险,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完善各项经营举措,这种机制对企业的正常运营起着有效的监督管理作用而不可或缺。 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只关注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缺乏对经营风险的全面认识,导致一些片面消极影响。所以无论是国际审计准则还是我国的审计准则针对这个缺失都做出了相应调整,对以前的准则进行了修订,强调了一种基于“风险导向”的新型内部审计模型。这种内部审计方式已普遍被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工作者所接受并加以运用,也成功运用在多家上市公司里。 “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也是近些年才开始在我国兴起,国内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停留在表面,缺乏实际应用,只是了解其基本概念,而系统运用的成功案例还较为缺乏。本文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介绍这种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方法和流程,并将其结合上市公司成功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以求其能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 本文首先介绍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再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理论硕果,介绍其内涵、要素构建及特征。以这种模型的理论框架体系为基础,以企业经营管控风险中结合这种审计方法获得的成果说明这种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然后,介绍当前一些应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的企业所面临的困惑以及原因和相应的处理意见。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现状,结合这种审计类型的特诊和框架体系以及相应的案例分析将这种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过程与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对应起来,期望解决公司所面临的经营风险,达成各项目标,这也促进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中的更好应用。 当然由于上市公司如今所要应付的风险纷繁复杂,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内控制度但大都不是很完备,本文的研究重点放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审计工作的具体应用分析上。通过分析这类应用新型审计模式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可以看到公司以管控风险为目标规划企业整体审计战略,着重点在于有重大风险的区域,依据“目标-风险-控制-审计”模式,再结合SWOT分析法,对公司经营过程做出全面评估,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及漏洞,给出整改提升对策。总的来说就是利用这一新型内部审计模式可以实现控制风险,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
【关键词】:风险导向 内部审计 上市公司经营风险 企业增值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39.45;F832.5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引言10-19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2-17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2-15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5-17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17-19
- 1.3.1 研究内容17
- 1.3.2 文章技术线路图17-19
- 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成果19-28
- 2.1 内部审计模式的演变19-21
- 2.1.1 财务导向内部审计19
- 2.1.2 业务导向内部审计19-20
- 2.1.3 管理导向内部审计20
- 2.1.4 风向导向内部审计20-21
- 2.2 SWOT分析法和企业风险分析21-23
- 2.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23-24
- 2.4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构成要素24-25
- 2.5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25-28
- 2.5.1 审计模式发生变化25-26
- 2.5.2 审计风险评估重心发生了变化26
- 2.5.3 审计过程中分析性复核的应用26
- 2.5.4 审计测试程序逐渐个性化26-27
- 2.5.5 审计证据重心的变化27-28
- 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中的运用28-37
- 3.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上市公司审计流程28-32
- 3.1.1 审计准备阶段29
- 3.1.2 审计实施阶段29-30
- 3.1.3 审计终结阶段30-31
- 3.1.4 后续审计环节31-32
- 3.2 上市公司采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32-34
- 3.2.1 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差32
- 3.2.2 内部审计人员配置不足32-33
- 3.2.3 内部审计范畴较窄33
- 3.2.4 内部审计方法滞后33-34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4-37
- 3.3.1 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权威性差34
- 3.3.2 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合理,专业胜任能力差34-35
- 3.3.3 内部审计未引起足够的重视35
- 3.3.4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35-36
- 3.3.5 企业风险意识淡薄36-37
- 4 上市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解决建议37-39
- 4.1 普及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37
- 4.2 提升内审人员业务能力37
- 4.3 引进现代化信息工具37-38
- 4.4 提升内部审计机构地位38-39
- 5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A上市公司的应用39-46
- 5.1 A上市公司简介39
- 5.2 风险导向审计在A公司的运用39-44
- 5.2.1 A公司风险识别39-41
- 5.2.2 A公司风险分析41-43
- 5.2.3 重点风险评价和应对43-44
- 5.2.4 对其他风险的分析和应对44
- 5.3 根据风险评估情况,出具审计报告44
- 5.5 实施后续审计,进一步落实审计建议44-46
- 6 结论以及展望46-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爱群;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J];经济师;2005年07期
2 李爽;论风险导向审计的实际应用[J];中国审计;2002年01期
3 李学梅;;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年10期
4 李俊林;;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与对策[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年05期
5 盖建飞;;浅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年06期
6 刘丽云;;试析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机制的融合[J];财会研究;2006年08期
7 兰艳泽;刘利伟;;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关联性研究[J];财会研究;200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259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