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誉交易理论的审计声誉机制运行
本文关键词:基于声誉交易理论的审计声誉机制运行
【摘要】:本文基于声誉交易理论分析审计声誉机制的运行机理和影响因素。在分析审计市场和审计产品特征基础上,将审计声誉视为审计主体特殊资产。审计声誉资产的多阶段成本和收益比较是审计主体决定是否进行声誉投资的基本原则。从审计声誉机制运行情况来看,审计主体规模、审计需求方特征、声誉信息传递效率和失信处罚程度是影响其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计划财务处;
【关键词】: 审计声誉 声誉交易理论 运行机理 影响因素
【分类号】:F239.4;F224
【正文快照】: 一、声誉交易理论概述市场声誉因素对于经济主体决策、市场运行秩序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早在200多年前,经济学鼻祖A.Smith(1763)便对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声誉因素影响进行分析,他认为声誉是保障经济契约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者们开始从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俊;陈汉文;;IPO价格上限管制的激励效应与中介机构的声誉价值——来自我国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初期的经验证据(2001-2004)[J];会计研究;2010年12期
2 易玄;;审计声誉机制的作用机理、失效与治理[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3 查道林,费娟英;独立审计声誉机制研究[J];审计研究;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蘅;;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形成机制有效性检验——来自“科龙-德勤事件”的案例[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3期
2 何晓东;余玉苗;;中国IPO市场审计师选择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1期
3 方萍;高进蕾;;独立审计服务专门化经营动因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01期
4 李海燕;陈悦娟;;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培育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15期
5 李海燕;陈悦娟;任俊慧;;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培育系统设计与实施[J];财会月刊;2011年12期
6 李海燕;李新净;陈悦娟;任双梅;;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指标体系构建新探[J];财会月刊;2011年36期
7 赵国宇;;独立审计声誉机制及其缺失下的审计合谋行为[J];当代经济;2012年03期
8 邓川;;审计师变更方向、盈余管理与市场反应——基于公司在内资审计师之间变更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1期
9 李义贝;刘长青;;审计声誉机制问题的研究述评[J];财会月刊;2013年06期
10 刘颖;;我国审计声誉的失效及其治理研究[J];财政监督;2013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爱东;王慧;周亮;;制度伦理视角下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华;刘国常;;事务所声誉对其机会主义约束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海燕;李新净;陈悦娟;任双梅;;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因子指标体系测量实证研究——基于对西南财经大学各层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海燕;李新净;陈悦娟;任双梅;;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指标体系构建实证研究——基于对西南财经大学各层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张建平;;媒体监督、声誉机制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宇;审计合谋的预警与防治对策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冯萌;会计契约经济性质及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龙小海;基于注册会计师选聘权配置框架的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于竹丽;上市公司半年报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路云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定价[D];暨南大学;2009年
6 邱国峰;证券审计市场声誉与监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慧;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孙岩;客户让步策略与审计人员谈判判断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刘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投资者保护[D];暨南大学;2012年
10 史欣向;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中国股市IPO定价效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令狐清清;审计师声誉机制是否有效?[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新净;中国独立审计声誉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王晔;上市公司审计定价影响因素与外部审计效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朱丹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任双梅;我国独立审计声誉惩罚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郭蓉;客户重要性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费娟英;独立审计声誉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颜华;我国资本市场独立审计诚信运行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9 刘敏;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及其制度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张保成;独立审计服务行业专门化经营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泓;赵震宇;;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定价、初始和长期回报影响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2 徐浩萍;罗炜;;投资银行声誉机制有效性——执业质量与市场份额双重视角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3 王兵;辛清泉;杨德明;;审计师声誉影响股票定价吗——来自IPO定价市场化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9年11期
4 陈俊;陈汉文;吴东辉;;不确定性风险、治理冲突与审计师选择——来自1998—2004年中国A股IPO市场的经验证据[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2010年08期
5 赵华;贾丽娜;;审计利益相关者:互动关系与治理机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6 朱红军,夏立军,陈信元;转型经济中审计市场的需求特征研究[J];审计研究;2004年05期
7 李连军;薛云奎;;中国证券市场审计师声誉溢价与审计质量的经验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7年03期
8 胡旭阳;“五大”的声誉是否具有显著信息含量?——来自我国IPOs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健雯;;在线交易信誉声誉机制的博弈分析[J];科学与管理;2007年05期
2 潘常刚;吕国营;;政府干预对市场声誉机制的挤出效应——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逻辑[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蔡灵莎;蔡锐;;网络组织声誉评价分析[J];商业经济;2011年21期
4 蒋玲;谢旺送;;信任、声誉机制的微观化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20期
5 郑志刚;声誉制度理论及其实践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年05期
6 余津津;现代西方声誉理论述评[J];当代财经;2003年11期
7 余鑫,陈园;企业家声誉机制机理研究[J];企业经济;2005年10期
8 陈静;;激励制度中的声誉激励[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9期
9 潘常刚;吕国营;;政府干预对医疗领域市场声誉机制的挤出效应[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方健雯;;经营者声誉对商品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姚宏;吴笛;李延喜;;管理者声誉研究述评[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吴斌;徐丹;;声誉缺失的市场反映:基于我国违规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雷宇;;诚信、盈余管理与公众评价——对声誉机制基础的一个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李丽;胡伟;;消费者信念、声誉约束与食品安全[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5 刘华;刘国常;;事务所声誉对其机会主义约束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箐;;不可核实质量,声誉机制与医疗营利资本[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于波;;信息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郑昊力;间接互惠通过声誉机制促进人类合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陈卫平;声誉机制、关系运作与食品信任建构[N];光明日报;2014年
3 ;重要的是建立企业声誉机制[N];人民邮电;2006年
4 潘英丽;建设市场声誉机制让市场做出选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5 朱恒鹏;声誉机制:医疗服务有效激励的支点[N];中国医药报;2012年
6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蒙湘林;浅谈承销商声誉和IPO企业质量关系[N];证券时报;2013年
7 黄广昌 何淑兰 罗瑞荣;独立难,,“懂事”更难[N];财经时报;2001年
8 雷振岳;实行医生淘汰制要有相应制度保障[N];中国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笑天;国际关系中的遵约与声誉[D];复旦大学;2012年
2 杨柳;法律、管制与声誉约束[D];复旦大学;2007年
3 张勇;商业银行声誉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黄茜;关于买方参与C2C网站在线声誉系统的探索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邱国峰;证券审计市场声誉与监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肖小凤;审计师声誉的形成机制与经验检验[D];湖南大学;2013年
7 李卫东;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赵兴楣;基于审计契约安排的独立性互动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兴田;基于复杂声誉系统的间接互惠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石妮;基于声誉理论的信用评级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3 徐婧鹤;中国独立审计声誉机制失效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陆晓菁;声誉机制与交易方式对网络商品成交价格形成影响的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张洪丽;上市公司总经理声誉对公司价值影响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6 杜树珏;博弈论视角下中国独立审计声誉机制问题研究[D];集美大学;2013年
7 陈幸;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声誉激励效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惠雷;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网络交易单积分声誉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9 谭建军;管理者声誉、投融资决策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杨玉春;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企业价值的关系[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27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727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