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0:28
本文关键词: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
【摘要】:欧洲的债务危机给我国敲响了警钟,在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同时,各级政府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特别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因此国家开始注重政府债务问题,国家审计署分别于2011年与2013年组织全国性地方政府债务审计,说明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国家审计的责任和义务。随着《预算法》修订案提上国务院议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更是成为了2014年的讨论热点。我国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控制较为滞后,不利于防范和控制风险。各级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工作目前也是停留于以摸清规模为主,运用单一的指标对风险进行评价,没有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基于上述现状,笔者认为应当尽快构建科学、系统、全面的指标评价体系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进行评价。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研究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现状;其次,阐述了我国审计机关目前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应当尽快构建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审计评价体系,进而论述了尽快构建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再次,在此基础上,开始详细构建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体系,通过四个维度:规模风险、结构风险、效率风险和外在风险选取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体系的层次模型,并确定了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将每个指标分为四个风险区间:安全区、低风险区、中度风险区和高风险区,进而确定了评分标准,并结合H省的数据分析出,H省政府性债务风险为低风险,处于可控制范围之内;最后,从外部约束、内部管理及审计的角度提出了防范与控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尤其强调了本文所研究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审计评价体系应当作为政府债务审计预警机制的最重要的部分,我国的审计机关应当尽快建立政府债务审计预警机制,以实现对政府债务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本文所构建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审计评价体系是在分析当前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的,它还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地方政府性债务 债务风险 审计评价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12.5;F239.41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目录9-11
- 1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现状13-15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5-17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采用的技术路线16-17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7-19
- 1.4.1 采用的研究方法17-18
- 1.4.2 研究创新点18-19
- 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审计评价体系理论概述19-27
- 2.1 地方政府性债务概述19-22
- 2.1.1 政府债务定义19
- 2.1.2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内涵19-20
- 2.1.3 地方政府性债务构成20-22
- 2.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概述22-23
- 2.2.1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定义22
- 2.2.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分类22-23
- 2.3 审计评价体系的相关理论23-27
- 2.3.1 审计评价23
- 2.3.2 风险管理审计23-24
- 2.3.3 “审计免疫系统”理论24-25
- 2.3.4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25-27
- 3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风险评价的现状与分析27-39
- 3.1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及风险分析27-34
- 3.1.1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27-29
- 3.1.2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分析29-31
- 3.1.3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形成因素31-34
- 3.2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现状及分析34-37
- 3.2.1 我国目前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评价方法存在缺陷34-35
- 3.2.2 我国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问题较突出35-36
- 3.2.3 尽快构建审计评价体系有助于防范债务风险36-37
- 3.3 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审计评价体系可行性37-39
- 4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39-53
- 4.1 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39-40
- 4.1.1 评级体系的评价目标39
- 4.1.2 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39-40
- 4.1.3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层次分析法40
- 4.2 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40-43
- 4.2.1 评价指标选取维度40-42
- 4.2.2 各个维度评价指标的选取42-43
- 4.3 评价体系的构建43-49
- 4.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步骤43
-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43-46
- 4.3.3 风险区间的确定46-48
- 4.3.4 评分标准的确定48-49
- 4.4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审计评价体系的应用——以H省为例49-53
- 4.4.1 H省地方政府性债务背景49-50
- 4.4.2 基于该审计评价体系分析H省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50-53
- 5 防范与控制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相关建议53-57
- 5.1 外部约束53-54
- 5.2 内部管理54
- 5.3 审计建议54-57
- 6 结论57-59
- 6.1 研究结论57
- 6.2 本文不足57-59
- 参考文献59-62
- 作者简历62-64
- 学位论文数据集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金华;杨娟;;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对策建议——基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三方博弈分析[J];创新;2011年04期
2 伏润民;王卫昆;缪小林;;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可持续性规模探讨[J];财贸经济;2008年10期
3 陈冠佑;;试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与控制[J];湘南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郭琳,樊丽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J];财政研究;2001年05期
5 于海峰;崔迪;;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10年06期
6 刘尚希,赵全厚;政府债务:风险状况的初步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5期
7 吴俊培;李淼焱;;中国地方债务风险及防范研究——基于对中西部地方债务的调研[J];财政研究;2013年06期
8 马改艳;;我国地方债务风险隐患、成因及化解对策[J];西部论坛;2014年02期
9 吴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防范——基于建立审计预警体系视角[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石亚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审计预警指标体系与风险测算模型——基于“审计免疫系统”理论[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本文编号:781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781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