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分析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分析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 实质性程序 财务报表总体复核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愈发复杂,对注册会计师审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推动着审计模式的不断发展,由最初的详细审计发展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之前的审计模式相比,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阶段中,注册会计师审计更加注重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注重分析程序的运用。 分析程序能够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同时,由于分析程序运用大量专业判断,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充分发挥其掌握的专业经验和创造性。 197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美国注册会计师第23号审计准则公告第一次提出了“分析性复核”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通过调查,对财务信息进行实质性测试以及对数据和资料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2006年我国颁布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将分析程序定义为: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分析程序的研究从未停止,但至目前为止有关分析程序的资料较少,且现有资料主要集中于对分析程序的基本理论、应用现状及主要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如今作为重要的审计程序之一,分析程序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并广泛应用于风险评估阶段、实质性程序和财务报表总体复核阶段中。由于分析程序有其自身的适用条件,即只有在信息之间存在某种预期关系并且可以合理判断这种预期关系能够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够使用分析程序,同时各审计阶段的审计目标不同,因而各阶段运用分析程序的目的、特点及可采用的分析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风险评估阶段,运用分析程序的主要目的是识别那些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和那些应该发生变化但实际在报表中未显示变化的领域,同时具有所使用的数据汇总性强及无法提供很高的保证水平的特点。在实质性测试中运用分析程序主要是为了在节约审计资源和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同时在该阶段运用分析程序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对其特定认定的适用性、数据可靠性、所作预期的准确程度和可接受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财务报表总体复核阶段应用分析程序是为了评价财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和审计结论的适当性,在该阶段运用的分析程序主要集中于财务报表层次的分析。 本文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以规范研究为主,结合分析程序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研究分析程序的重要性,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分析程序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分析程序应用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及主要方法,继而结合实际案例尝试研究各审计阶段运用分析程序的目的、特点和可采用方法,并围绕环境对分析程序适用性的影响、分析方法的结合使用、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间的关系和对异常分析结果的处理等多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分析程序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总结分析程序的局限性并提出建议改进措施,以期为分析程序的研究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分析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 实质性程序 财务报表总体复核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39.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7
- 1.1 研究背景8-10
- 1.1.1 选题背景8-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15-16
- 1.3.1 研究框架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1.4 创新点与不足16-17
- 2 分析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概述17-29
- 2.1 分析程序的界定及特征17-18
- 2.2 分析程序发展历程18-21
- 2.2.1 账项基础审计阶段18-19
- 2.2.2 制度基础审计阶段19
- 2.2.3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阶段19-20
- 2.2.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阶段20-21
- 2.3 分析程序的主要应用范围21-23
- 2.3.1 风险评估21-22
- 2.3.2 实质性测试22
- 2.3.3 财务报表总体复核22-23
- 2.4 实施分析程序应考虑因素及主要方法23-29
- 2.4.1 应考虑因素23-25
- 2.4.2 分析程序主要方法25-29
- 3 分析程序在各审计阶段中的应用29-42
- 3.1 风险评估阶段分析程序的应用29-33
- 3.1.1 风险评估阶段应用分析程序的目的29-30
- 3.1.2 风险评估阶段应用分析程序的特点30
- 3.1.3 风险评估阶段实施分析程序可采用的方法30-33
- 3.2 实质性程序中分析程序的应用33-39
- 3.2.1 实质性程序中应用分析程序的目的33-34
- 3.2.2 实质性程序中应用分析程序的特点34-35
- 3.2.3 实质性程序中实施分析程序可采用的方法35-39
- 3.3 财务报表总体复核阶段分析程序的应用39-42
- 3.3.1 财务报表总体复核阶段应用分析程序的目的39
- 3.3.2 财务报表总体复核阶段应用分析程序的特点39
- 3.3.3 财务报表复核阶段实施分析程序可采用的方法39-42
- 4 分析程序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42-49
- 4.1 环境对分析程序适用性的影响42-45
- 4.1.1 外部环境对分析程序适用性的影响42-43
- 4.1.2 内部环境对分析程序适用性的影响43-45
- 4.2 分析方法的结合使用45-46
- 4.2.1 趋势分析法与比率分析法的结合使用45-46
- 4.2.2 关注不同财务比率间的关系46
- 4.3 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间的关系46-47
- 4.4 对异常分析结果的处理47-49
- 4.4.1 重视汇总数据的差异47
- 4.4.2 财务报表总体复核阶段发现的不一致47-49
- 5 结论49-53
- 5.1 分析程序局限性49-51
- 5.2 建议改进措施51-53
- 参考文献53-56
- 后记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靖;;分析程序在审计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08年16期
2 李铁群;;分析程序审计准则的特点与应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年04期
3 孙鑫;;刍议分析程序的审计风险因素[J];辽宁经济;2010年06期
4 ;国外设计分析程序的消化、应用、集成与开发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1995年03期
5 邹宏;罗军华;;分析程序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的运用[J];湖北审计;1997年01期
6 廖义刚;;审计师经验与分析程序绩效浅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11期
7 王玉涛;卢利平;;分析程序审计技术的缺陷及其改进[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年08期
8 朱萍;;捷径:运用分析程序寻找审计“突破口”[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12期
9 廖义刚;陈春香;;浅析影响分析程序绩效的环境因素[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年02期
10 田武宗;;论分析程序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应用[J];商业时代;2010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苗;;关注意外事件的调查分析,为您筑起一道风险防控围墙[A];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安全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亚芬;;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探索——开展风险导向审计业务时与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协调与联系[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三等奖论文汇编[C];2011年
3 易成;石晶;赵霄龙;;基于模糊层次分析原理的建材绿色度综合评价[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肖志荣;孙炳楠;唐锦春;;三维有限元分析程序及其在基础厚板中的应用[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杨冬;欧阳红东;逄大欣;欧阳红生;;DNA同向重复序列分析程序DNARept的开发[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李万红;;NONE——一个土石坝非线性有效应力动力分析程序[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7 吴晓涵;;基于Windows系统的面向对象结构分析程序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8 李富;经荥清;胡永明;单文志;刘志宏;杨永伟;魏春琳;;高温气冷堆物理分析程序的发展与验证[A];第三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富;经荥清;胡永明;单文志;刘志宏;杨永伟;魏春琳;;高温气冷堆物理分析程序的发展与验证[A];第三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朱薇;;企业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浅析[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三等奖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金叶 河南省商水县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分析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N];财会信报;2010年
2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介绍之十六[N];中国财经报;2007年
3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介绍之十六[N];中国财经报;2007年
4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分析程序[N];财会信报;2007年
5 朱锡杰 李芙蓉;武安国税局严格数据分析程序[N];中国税务报;2006年
6 刘志耕邋尹钟;在审计实务中贯彻风险导向理念[N];中国税务报;2008年
7 朱丽雅邋吴言林;“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和贡献率”分析程序强化税收管理[N];贵州日报;2008年
8 任勇 江西省专员办会计监督处副处长;风险导向审计执行现状不容乐观[N];中国会计报;2009年
9 郑志元;论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中的应用[N];中国审计报;2010年
10 卢锋 刘志耕;风险模型变化对审计实务的影响[N];财会信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彭;轻水堆核电站燃料棒破损性状分析程序的开发[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6年
2 李华东;戏剧舞台指令的语用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王建强;基础隔震结构多维及平—扭耦联地震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4 谢洪阳;弹性地基板动力问题的数值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沈华韵;中子连续能量时空动力学直接模拟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6 黄海;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白兴兰;基于惯性耦合的深水钢悬链线立管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李必信;程序切片技术及其在面向对象软件度量和软件测试中的应用[D];南京大学;2000年
9 吴俊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陈建余;非稳定饱和—非饱和渗流场数值计算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斌;分析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2 杨欣欣;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分析程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3 杨秀绣;论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的分析程序[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佟玲;独立审计分析程序的审计风险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5 刘云;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雷击及其试验的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3年
6 黄祖华;预应力混凝土刚架拱桥徐变效应分析[D];福州大学;2004年
7 胡德虎;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弹塑性性能的分析模型及程序研制[D];扬州大学;2009年
8 任丽霞;钠冷快堆系统分析程序实用开发[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3年
9 王晨至;基于ANSYS的汽车轮毂性能试验专用分析程序开发[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桂梅;TD-SCDMA试验网综合告警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07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807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