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审计市场声誉惩罚机制的形成——基于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的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17-09-15 18:18

  本文关键词:审计市场声誉惩罚机制的形成——基于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的实证检验


  更多相关文章: 审计市场 声誉 惩罚机制


【摘要】:声誉惩罚机制是审计市场优胜劣汰的保障。当发生审计师的毁誉事件时,应该在观察到其客户股价下跌之后,发现审计师客户的流失或审计费用的降低。只有两者的发生才表明审计师产生了经济损失,声誉惩罚机制才得以形成。为了考察我国审计市场声誉惩罚机制是否形成,文章以财政部对审计行业的质量检查处罚公告为背景,实证检验了事件是否造成了该事件审计师客户的流失和审计费用的降低,结果表明处罚公告并未给审计师带来明显的经济损失,说明审计市场声誉惩罚机制的形成尚待时日。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审计市场 声誉 惩罚机制
【分类号】:F239.4
【正文快照】: 一、理论分析与事件回顾(一)审计市场声誉惩罚机制理论依据产业组织理论,在产品质量难以观察的市场上,某些企业可能会采取降低成本从而降低质量以追逐高利润的榨取声誉行为。如果市场中信息传递是有效的,一旦消费者发现企业产品质量降低的事实,就会终止购买该企业的产品,企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审计关系中的应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2 高蔷,吕中允,吴燕;中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市场的供给现状及其经济学解释[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林辛;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质量的优化[J];改革与战略;2004年05期

4 鲁耀,张海英;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问题探析[J];市场论坛;2005年07期

5 谢志明,易玄;发达国家证券审计市场监管比较及启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席龙胜;;我国独立审计市场的需求特征分析[J];金融经济;2006年04期

7 孙立;;我国审计市场收费与质量研究[J];绿色财会;2006年07期

8 ;静观证券期货审计市场[J];会计师;2006年11期

9 杨永淼;胡继连;;中国审计市场:产业组织视角的分析[J];山东经济;2006年05期

10 房巧玲;唐书虎;;国外审计市场效率研究述评[J];审计月刊;2006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道武;刘波;;国际四大为我国提供了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吗?——基于我国审计市场审计质量差异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2 唐滔智;陈红;;A股审计市场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关系之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唐滔智;陈红;;A股审计市场审计质量之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陈留平;彭绍进;;现代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房巧玲;;我国审计市场收费格局研究——来自证券审计市场的初步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刘颖斐;王颖;;寡头竞争型审计市场的培育及其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朱凯;宇文会梅;朱思思;;直接法现金流量表有用吗?——基于中国审计市场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连军;薛云奎;;我国证券市场审计师声誉与审计质量溢价的经验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9 蒋义宏;薛爽;成煜;;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基于Simunic模型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10 陈冬华;陈信元;周春泉;;自选择问题对审计收费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慧;中注协公布2002年年报审计总体情况[N];中国财经报;2003年

2 戴正宗 编译 高鹤 点评;FRC:欧盟应加强审计 力促竞争[N];中国会计报;2011年

3 陈岚桦;审计风暴缘何效应递减[N];海南日报;2007年

4 杨君伟;谁来聘请注册会计师[N];中国财经报;2004年

5 耿建新 杨鹤;中国股市中的“五大”[N];中国财经报;2002年

6 李若山 金日方;会计师事务所收费解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7 约翰·海普(John Hepp)文 于小旺 李红霞 译;两难中的不难选择[N];中国财经报;2002年

8 尹成彦;2002年度,谁在审计中国的基金?[N];中国财经报;2003年

9 ;英国:“四大”仍垄断高端审计业务[N];财会信报;2009年

10 记者 聂伟柱;大所审大行:银行业外审重“门当户对”[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桃英;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韩洪灵;中国审计市场的结构、行为与绩效[D];厦门大学;2006年

3 郑丽;中国审计市场分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唐滔智;中国审计市场过度竞争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侯晓靖;审计市场集中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薇;我国证券市场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鲜文铎;审计师行业专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徐荣华;审计意见购买:内在机理及其治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赵国宇;审计合谋的预警与防治对策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双梅;我国独立审计声誉惩罚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赵丹;产权激励下的审计市场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刘玉梅;我国审计市场的过度竞争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李美群;审计市场行业专长效应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彭艳丽;公司治理、审计市场与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桂璇;我国审计市场供给与需求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7 许菲;境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审计市场审计质量的对比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8 吴茜;会计师事务所定期轮换对审计质量影响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9 贾萍;独立审计供给与需求相关问题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颜晋;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的特征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58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858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3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