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审计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审计的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方针的确定和实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政府投资项目规模不断增大,数量不断增多。政府投资项目所使用的资金往往来源于财政资金,或者财政资金占主要部分,但是由于所占立场和角度等诸多原因,资金使用者和管理者很多时候并不能代表政府和公民大众的利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适时和适度加强审计监督的力度。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日益繁重、难度也越来越大,传统审计模式过时,审计风险日益凸显,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审计工作的需求。新的审计方式方法还不成熟,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审计迫切需要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式的支持。政府投资项目的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审计是审计的主要阶段,也是各级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审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动,只有采取科学的方法,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确保工程造价审计的质量。将不同领域的科技方法和理论拓展到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审计的研究中,对审计的方法和理论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拓宽了审计研究的理论范围,还使得审计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有了新的进展,同时它在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等方面有了新一阶段的提高。论文以信息论、博弈论、协同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审计中的相关问题。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论文揭示了政府项目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不对称,指出不同参建方信息优势和信息弱势,指出由于这种不对称信息(私有信息)的存在,审计的真实性、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引发审计风险。从博弈论的基本观点出发,论文揭示了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审计中博弈模型各个局中人的博弈行为,在博弈前提假定条件下,定量计算了局中人选择同谋行动的条件,并分析了影响各个局中人行为选择的的不同因素,建议从设计惩罚规则等方面,改变局中人所处的环境,从而降低同谋的可能性。通过三方同谋、四方博弈模型的定量分析,论文得出三方同谋成功的条件,并得出结论:随着审计力度的投入不断加大,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同谋被发现的主观概率也不断加大,同谋总收益的下限增大,而上限减小,同谋成功的条件区间不断缩小。在跟踪审计模式下,监理的独立性不断强化,监理单位就会退出同谋团体,最终博弈主体变为:审计、施工、建设单位。从协同理论出发,以政府投资项目的整体绩效为目标,工程造价审计的评定标准,不再是单一的投资或成本的增加或减少,而是基于协同度指标的建设项目整体目标。论文以质量、进度、物资供应、管理四个因素作为子系统,建立工程造价审计评价体系模型,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新的工程造价审计评价机制。通过项目协同度分析,审计机关能够找出项目的问题,并反馈给项目的建设方,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促进政府投资项目整体效益的提高。论文站在国家审计机关的立场上,以政府投资项目为对象,以实施阶段为时间范围,以工程造价审计为内容,引入信息论、博弈论、协同理论,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分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思维的严密性、前提假设的合理性、问题分析的严谨性、研究结果的实用性、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在以后的研究及实践中,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审计理论,使政府投资项目在审计监督的环境下合理规划、合法建设、合规实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 信息不对称 博弈模型 协同度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723.3;F239.6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4
- 1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博弈论概述14-18
- 1.1 信息不对称概念及分类14
- 1.1.1 信息不对称概念14
- 1.1.2 信息不对称分类14
- 1.2 信息不对称在工程承发包中的表现分析14
- 1.3 建设工程市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分析14-16
- 1.3.1 信用风险的表现形式14-15
- 1.3.2 信用风险导致的后果15-16
- 1.4 博弈论概述16-18
- 1.4.1 博弈论含义16
- 1.4.2 博弈分类16
- 1.4.3 博弈论研究现状16-18
- 2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审计概述18-26
- 2.1 工程造价审计的概念及内容18
- 2.2 政府投资项目的含义、特点及作用18-20
- 2.2.1 政府投资项目的概念18
- 2.2.2 政府投资项目的特点18-19
- 2.2.3 政府投资项目的分类19
- 2.2.4 政府投资项目的作用19-20
- 2.3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审计概述20-21
- 2.3.1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审计的主客体20
- 2.3.2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审计的特点20-21
- 2.3.3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审计的目的21
- 2.4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审计模式21-26
- 2.4.1 审计模式分类21-22
- 2.4.2 两种审计模式对比分析22-26
- 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项目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博弈行为26-40
- 3.1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审计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26-27
- 3.1.1 信息的外部不对称26
- 3.1.2 信息的内部不对称26-27
- 3.2 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博弈行为27-29
- 3.2.1 传统结算审计模式下的博弈行为分析27-28
- 3.2.2 跟踪审计模式下的博弈行为分析28-29
- 3.3 实施阶段三方同谋、四方博弈行为模型的定量分析29-39
- 3.3.1 模型假设29-31
- 3.3.2 模型求解31-32
- 3.3.3 模型分析32-39
- 3.4 小结39-40
- 4 基于协同理论的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审计评价体系40-47
- 4.1 协同理论40
- 4.1.1 概念40
- 4.1.2 协同效应40
- 4.2 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审计评价体系模型40-43
- 4.2.1 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分析40
- 4.2.2 政府投资项目协同度40-41
- 4.2.3 实施阶段工程造价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41
- 4.2.4 评价指标41-43
- 4.3 审计评价体系模型分析43-44
- 4.4 案例分析44-47
- 结论47-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芝;;试论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分析与规避对策[J];四川建材;2011年05期
2 周鹏;;试析工程造价审计的趋向[J];城市建筑;2013年12期
3 汪龙琼;;探讨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建材;2014年03期
4 刘业金;李娟;孟洁欢;;如何处理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J];山西建筑;2014年08期
5 郭中;浅析工程造价审计中的有关问题[J];山西建筑;2004年08期
6 寿乐益;论工程造价审计三要素[J];上海建设科技;2005年03期
7 于海春;余祖国;柳振奎;;关于工程造价审计的发展趋势[J];辽宁建材;2006年04期
8 张敏;;工程造价审计中规避审计风险之我见[J];电力标准化与技术经济;2008年01期
9 刘恩锋;;市政道路绿化工程造价审计初议[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5期
10 宫磊;李治;;工程造价审计中工程量的确定[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世义;;工程造价审计方法及改进措施[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企业管理)[C];2014年
2 赵惠珍;汪伟;;建设工程造价审计[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3 王文花;;浅析建设工程造价审计当中实际问题[A];2014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4 李磊;陈海民;;浅谈房地产公司工程造价审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卓;提高工程造价审计质量的几种方法[N];中国审计报;2014年
2 向正平 李新辉;浅谈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N];中国审计报;2006年
3 王玉龙;隆回县规范工程造价审计[N];中国审计报;2007年
4 胡水兵 董汉礼;工程造价审计程序之浅析[N];中华建筑报;2012年
5 李芳钦;防范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五个环节[N];中国审计报;2008年
6 王嘉;工程造价审计应关注的四个问题[N];中国审计报;2009年
7 崔武宾;河津进行工程造价审计知识系统培训[N];中国审计报;2008年
8 王汉江;建设工程造价审计需关注的几点[N];中国审计报;2010年
9 胡绪泥;工程造价审计需关注的重点内容[N];中国审计报;2012年
10 姜江华;加强和改进工程造价审计的思考[N];中国审计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久兴;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审计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2 黄治高;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闫文静;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审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63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863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