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计风险视角的独立审计质量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审计风险视角的独立审计质量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审计质量 指标 审计风险 审计意见 重大错报
【摘要】:21世纪一系列审计丑闻的爆出引发了全球性的审计信用危机,标榜“独立性”为灵魂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否还值得信赖,其质量如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审计质量是审计得以存在的关键,如果审计质量得不到足够的保证审计将不复存在。尽管对于审计质量的研究已有多年,但对审计质量的定义依然没有统一。根据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在2014年公布的《审计质量框架》的最近研究进展,本文将审计质量区分为单项业务审计质量、事务所审计质量和全行业审计质量三个层面,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使用近十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每个层面的审计质量的测度、审计质量分布趋势以及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众多审计质量替代指标中,经验数据表明,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与审计人员发表的审计意见的一致性可以作为审计质量的一种可行的量化替代指标。就单项审计报告而言,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能有效减少率离差,也验证了本文将用审计意见与重大错报的比值作为单项业务审计质量的量化指标的可行性;审计质量受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影响,有较大财务压力或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的审计质量更低。就各会计事务所而言,大所比小所的审计质量更稳定,但事务所层面的指标与单项业务审计质量不相关,事务所整体审计质量或排名也不能减少分析师对单个公司的预测离差率;在影响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因素中,事务所排名越靠前,事务所审计质量越高;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越多,审计质量越高;另外注册会计师平均承接的上市公司业务数越多,审计质量越高;事务所对单项业务收入的经济依赖性越低,事务所审计质量越高。就全行业总体审计质量而言,全行业审计质量近十年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审计模式可能会影响审计质量。因而我们建议,上市公司自身要建立稳健的财务政策,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遵守会计相关法律法规,披露真实公允的财务报告;事务所在审计单项业务时,要引进现代风险导线审计模式,以风险为导向,关注企业财务报表中风险最大的地方,强化事务所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关注事务所文化和审计人员道德素质的培养;行业监管要定期披露审计质量检测数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开发新的审计技术,提高我国的审计质量。
【关键词】:审计质量 指标 审计风险 审计意见 重大错报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39.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8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24
- 1.2.1 审计质量的衡量12-13
- 1.2.2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13-14
- 1.2.3 关于单项业务审计质量的研究14-20
- 1.2.4 关于各事务所审计质量的研究20-23
- 1.2.5 关于全行业审计质量的研究23-24
- 1.3 研究内容24-25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25-27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25-26
- 1.4.2 本文的研究路线和框架26-27
- 1.5 本文创新点27-28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28-31
- 2.1 相关概念及含义28-29
- 2.1.1 审计质量28-29
- 2.1.2 审计风险29
- 2.2 相关理论29-31
- 2.2.1 代理理论29-30
- 2.2.2 风险导向审计30-31
- 3 单项业务的审计质量31-49
- 3.1 研究假设31-32
- 3.2 研究设计32-37
- 3.2.1 审计质量的测度32-34
- 3.2.2 重大错报风险的测度34-36
- 3.2.3 研究假设的实证模型36-37
- 3.3 样本及数据来源37-38
- 3.4 描述统计38-40
- 3.4.1 变量描述统计38-39
- 3.4.2 审计质量的趋势分布39-40
- 3.5 实证结果及分析40-45
- 3.5.1 审计质量与审计意见和重大错报40-41
- 3.5.2 审计质量与分析师预测离差率41-43
- 3.5.3 审计质量与审计客体属性43-45
- 3.6 稳健性检验45-47
- 3.6.1 审计质量与审计意见和重大错报45-46
- 3.6.2 审计质量与分析师预测离差率46
- 3.6.3 审计质量与审计客体属性46-47
- 3.7 本章小结47-49
- 4 各事务所的审计质量49-61
- 4.1 研究假设49-50
- 4.2 研究设计50-51
- 4.2.1 审计质量的测度50
- 4.2.2 研究假设的实证模型50-51
- 4.3 样本及数据来源51
- 4.4 描述统计51-54
- 4.4.1 各变量描述统计51-52
- 4.4.2 审计质量的趋势分布52-54
- 4.5 实证结果及分析54-58
- 4.5.1 事务所排名与单项业务审计质量54-55
- 4.5.2 事务所审计质量与分析师预测离差率55
- 4.5.3 事务所审计质量的门限值55-56
- 4.5.4 事务所审计质量影响因素56-58
- 4.6 稳健性检验58-60
- 4.6.1 事务所排名与单项业务审计质量58
- 4.6.2 事务所审计质量与分析师预测离差率58-59
- 4.6.3 事务所审计质量的门限值59
- 4.6.4 事务所审计质量影响因素59-60
- 4.7 本章小结60-61
- 5 全行业总体审计质量61-65
- 5.1 研究假设61
- 5.2 研究设计61-62
- 5.2.1 审计质量的测度61-62
- 5.2.2 研究假设的实证模型62
- 5.3 样本及数据来源62
- 5.4 描述统计62-63
- 5.4.1 各变量描述统计62
- 5.4.2 审计质量的趋势分布62-63
- 5.5 实证结果及分析63-64
- 5.6 稳健性检验64
- 5.7 本章小结64-65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65-67
- 6.1 研究结论65
- 6.2 政策建议65-66
- 6.2.1 单项业务审计质量层面65-66
- 6.2.2 事务所审计质量层面66
- 6.2.3 行业审计质量层面66
- 6.3 局限性66-67
- 参考文献67-71
- 附录71-77
- 个人简介77-78
- 导师简介78-79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79-80
- 致谢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民;论独立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年02期
2 张志敏;提高审计质量 引入竞争机制[J];陕西审计;2000年01期
3 ;审计质量年的新举措[J];中州审计;2000年08期
4 吴茂林;试论审计质量管理[J];财贸研究;2000年06期
5 王宝坤;提高审计质量势在必行[J];山东水利;2000年10期
6 ;注重审计质量 防范审计风险[J];湖北审计;2000年09期
7 古淑萍;制约审计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财经科学;2001年S1期
8 余乃庆;防范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质量[J];经济师;2001年03期
9 ;谈审计质量的基本保证条件[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10 李桂枝;美国的审计质量管理[J];当代审计;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信元;夏立军;;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2 刘国常;田勇;;基于审计质量特征拓展分析的审计质量控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潘克勤;;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基于2002年度中国前“20大”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客户盈余管理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刘金成;;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 全面提升审计质量[A];宜春市“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明辉;刘笑霞;;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之影响——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兵;李晶;唐逸凡;;行政处罚能改进审计质量吗?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7 李江涛;宋华杨;邓迦予;;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意见、审计质量[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褚相奇;;浅析财务报表与信息、审计质量三者的关系[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9 张栋;戴德明;;行政处罚机制与审计质量——兼评政府监管的有效性[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政斌;;用课题化模式提升审计质量[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来管(作者系运城市审计局局长);构筑审计质量生命线[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杨晓雷;深圳办多措并举提高审计质量[N];中国审计报;2006年
3 张建军 杨纳春 杨又生;汉寿县强化审计质量动态管理[N];中国审计报;2007年
4 郑福莲 纪卫平;多项措施提高审计质量[N];临汾日报;2006年
5 王成双;合肥实施“四大工程” 提高审计质量[N];中国审计报;2008年
6 马步怀 吕增山;W乔徘吧蠹浦柿磕辍被疃怀觥捌吒鲋氐恪盵N];中国审计报;2008年
7 王利平;我国独立审计质量问题初探[N];财会信报;2009年
8 崔鑫 王印堂 姜玉玺;农行驻白山市审计办着力提高审计质量[N];中国审计报;2009年
9 南春林;今年是审计质量年[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10 茹进军;我省审计质量稳步提高[N];甘肃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伟强;审计质量溢酬的形成机理与客观存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王芳;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陈晓媛;政府监管与审计质量改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孙坤;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5 任夏仪;中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质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刘爱松;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8年
7 陈晓芳;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孙永军;基于规模视角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段特奇;低价竞争、价格管制与审计质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余宇莹;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经验证据[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田;不同行为主体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2 李安;国际四大所与国内所审计质量的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宫玉红;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与改善对策[D];河北大学;2005年
4 王丽艳;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5 刘杰;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林清林;独立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刘芳;签字注册会计师轮换与独立审计质量关系研究[D];内蒙古财经学院;2010年
8 陈勇;基于可靠性的独立审计质量分析框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董玲玲;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刘丽;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18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918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