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马克思物流思想视域下探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5-02-20 17:08

季莹莹 山东大学马列教学部

摘要:商品流通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物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论述资本主义商品流通的过程,并系统地阐述了物流的物商分离、流通费用和物流增值的思想。马克思的物流思想对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知识,尝试就马克思的物流思想作初步的探索,并探讨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物流思想;物商分流;流通费用;物流增值;农产品冷链物流

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物流业必须要加快调整和改革的步伐,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刺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贡献力量。当前中国物流行业特别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已经到了突破瓶颈、实现创新的关键时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未明确提出“物流”的概念,但是其暗含的先进的物流思想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如何将其成功应用并指导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于物流业特别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物流思想的三个维度

    1.第一维度:物商分离

何为物商分离,顾名思义即是指“物流”和“商流”的分离,也就是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依据自己的规律和渠道进行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提出了“实际流通”的概念,用来指代“物流”,即商品实体的流动过程。2001年,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正式颁布,强调物品这一实体从供应地向接收地流动的过程就是物流,这与马克思的“实际流通”概念不谋而合。“商流”指的是商品通过货币的表现形式实现价值的流通,马克思将之界定为“所有权的转让”。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论述到货币并不能帮助商品完成空间和时间的实际流通。货币只是体现商品价格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货币这一媒介,商品的所有权发生转移。所以说,通过货币发生转移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权。

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商流”和“物流”的概念,但是马克思对于两者分离的经济现象作过分析和探讨。“A卖给B的房屋,是作为商品流通的,但是它并没有移动。棉花,生铁之类可以移动的商品价值,经过许多流通过程,由投机者反复买卖,但还是留在原来的货栈里。”(1)马克思描述的这种情况,即是只有商流没有物流的情况,没有移动的房屋、仍留在货栈的棉花和生铁都没有发生实体空间的位移,但是商品的所有权发生了变化,商品价值已经发生位移。

“商品的实际流通,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不是由货币来实现的。货币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从而把商品所有权转让给买主,转让给提供交换手段的人。货币使之流通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权证书。”(2)马克思论证的这种情况,指的是只有物流没有商流的情况,商品虽然发生了空间和时间的转移,但是并没有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马克思认为“商流”和“物流”并非同时出现的,两者可以实现分离。商品实体的流通为商品价值的流通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商品价值的流通又为商品实体的流通提供了资金保障。马克思的物商分离的思想,为物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大众视野,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第二维度:流通费用

马克思将资本在流通领域范围内耗费的费用,称之为资本流通费用。马克思认为资本流通费用包括纯粹流通费用和生产性流通费用两种。纯粹流通费用是指与价值运动相关的费用,也就是资本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产生的费用,该费用不会产生社会财富。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和使用价值相关的费用,即商品处于流通状态但继续生产加工所产生的费用,该费用可以产生社会财富,创造经济效益。

马克思认为企业进行商品交易时,必须要对销售渠道进行严格地筛选。因为企业要进行商品交易,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流通费用。企业必须要选择流通费用较低的销售渠道,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马克思的流通费用理论对现代物流行业如何降低流通成本、发展高效物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第三维度:物流增值

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指出:“运输业所出售的东西就是场所的变动。它产生的效用,是和运输过程即运输业的生产过程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旅客和货物是和运输工具一起行动的,而运输工具的运行,它的场所的变动,也就是它所进行的生产过程。”(1)马克思认为,运输生产出了消费,它所产生的价值,作为追加价值附加到商品价值中去,在此过程中,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创造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马克思阐释的运输过程,即我们如今探讨的物流过程,运输过程的增值即物流过程的增值。

    通过运输过程,商品从需求量小的地区转移到需求量大的地区,创造了同一商品在不同场所的空间价值。另外,高效的运输,使商品流通的时间大大缩短,流通速度大大加快,商品的价值也在运输的过程中实现了增值。“流通的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值就越大。”(3)马克思认为的流通时间即是物流时间,,因为物流时间的长短,直接决定资本周转的速度和资本增值的速度。通过商品位移时间的缩短,物流活动创造了同一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时间价值。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相关物流政策相继出台,另外国务院对物流业的发展给与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获得了飞速的发展。2010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我国第一部专业的物流领域发展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专业化的核心冷链企业的形成和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势在必行。《规划》的出台,为我国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1.农产品供给充足,农产品冷链物流规模壮大

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多种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58957万吨,油料产量3436万吨,2011年的蔬菜产量达到67929万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数量逐年增大,国内冷链物流规模迅速增大。(4)丰富的农产品产量,为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国内外不断增长的农产品交易量提供了可能性。

2.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冷藏库容量已达到一千七百万吨,共建冷库两万余个。冷库建设的发展模式也日趋合理,逐渐从粗放型转型为专业型、节约型、环保型。我国多个水产冷冻批发交易基地汇集国内外近千种的冷冻水产品,发展初具规模。特别是从2012年以来,在国家政策和支持和冷链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全国各省市纷纷开始建设冷链基地,一大批现代化的冷藏库和冷链配送中心相继完工。冷链基础设施的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3.冷链物流成为“热产业”,冷链物流企业数量增多

沿海地区的海鲜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摆在上海、北京等不同省市的餐桌上,大棚里的蔬菜在各地的蔬菜市场上销售时仍然十分新鲜,这些都得益于近年来蓬勃发展起来的冷链物流企业。一些大型企业,如双汇集团建立了自己的生鲜食品配送中心,以及遍及全国的物流网络。冷链物流逐步发展成为“热产业”,冷链物流企业迅速增多,冷链物流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与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实现标准的规模化、系统化,甚至农产品流通环节不能保证全程的低温有效控制,这对于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起到了负面作用。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还比较落后,大规模的标准化的冷链物流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是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冷链企业一定要加强技术革新,积极应用国际先进的冷链技术,防止“断链”情况的发生。

三、马克思物流思想的现实意义

    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物流”之概念,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透露出来的物流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物商分离、流通费用、物流增值等物流思想,对于我们认识冷链物流行业的价值空间、研究现代冷链物流的发展走向、实现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特别是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振兴、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冷链物流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的物商分离思想,使得物流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和发展。马克思的流通费用和物流增值理论,使得人们认识到了现代物流的价值所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一定要切实符合马克思的物流思想,并在其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加快调整步伐和改革产业结构,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真正发挥冷链物流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此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



本文编号:15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5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7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