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物流系统三要素的协同运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5-02-20 17:03

苏聪聪 指导老师:李晶蕾 佳木斯大学

摘要:物流业发展需要物流系统三要素协同运作。是对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的需要,是整合分散的物流要素的需要,是增强物流要素高效协同运作的需要,是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和消费环节的发展现状的需要,是企业建立完善供应链的需要。中国现代物流系统中三要素的协同运作方面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亦有发展滞后的地方,研究系统中要素协同运作对物流系统整体优化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物流 系统 协同运作

一、现代物流系统的三个组成要素

现代物流系统三个组成要素:功能要素,支撑要素,物资基础要素。

1、功能要素:指现代化物流系统正常运行所需基本能力,它们有机地组合,结合在一起,成为现代物流的总功能。合理,有效的达到物流系统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这些功能要素主要有:配送功能要素.在经济适宜的范围中,依据用户要求,对货物按一定的规则分类,加工,包装,装卸等处理,再按时送到指定的地址。

存储保管功能要素.即到库物资的储备,储存和保管,基本的操作事项有保管,存储,存期控制,控制数量,维护质量。

包装功能要素. 是对物资进行合理的包装,一个是为了便于装卸和储运,实现各环节的合理衔接,一个是为了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装卸功能要素. 在流通过程期间。改变货物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

运输功能要素.这是物流各环节中最重要和关键的部分,根据客户的要求,将各类物料进行分类,拣选,组配,装车送到客户处。

流通加工功能要素 :在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环节的流通过程中,为了提高附加价值,满足市场需求,简单组装,剪切,刷标记,分类,钻孔等加工出售。

物流情报功能要素.对物流功能要素活动的情报,生产情报,市场情报和对情报的管理。以保证其可靠性和及时性。

因为运输改变了物料的位置,把物料从生产地运到了需要的地点,造就了物料的“场所效用”。保管则是把物料完好保管,再在特定时候取出,改变物料使用的时间。造就了物料的“时间效用”。所以运输和保管成为主要的功能要素。

2、支撑要素:在现代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范围内,物流系统处于什么地位,与其他系统怎样交流相处,需要从各个方面构建完善的物流系统。主要需要四个方面的的支撑要素:体制与制度,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现代化物流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海,陆,空流通方式基础上,运用标准化的技术,现代信息处理和网络,现代管理模式,一体化经营整个供应链。传统物流相对于现代物流没有运用能显著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这些技术有射频和条码等识别技术,用于定位的技术,如GPS,用于物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数据传输技术,如EDI等等。使物流活动中的随机事件有迹可循。更加精确掌控物流系统的运作。关键是整个系统物流信息中心的整合,要达到整合这个目标,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是必要的。

3、物资基础要素:物流系统有实体部分组成,以有虚拟部分。实体部分与虚拟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以造成物流系统的复杂性。在实体部分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技术装备,以需要虚拟部分具备相当的技术手段来处理庞杂信息。需要管理大量的设备,信息,得具备相当的组织能力。面对这一情况,物流功能的实现是要靠这些物资基础要素的。这些要素有:必要的物流设施,需要的物流装备,需要的物流工具,相应信息技术及网络,有效的组织及管理。

二、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三要素协同运作的现状

协同是什么?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共同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者能力。我们要知道要素之间的协同运作的现况,首先就要了解每个要素的现状,再从系统高度研究要素之间的系统运作现状。

1、功能要素与物资基础要素系统运作良好

通过多年发展,当前我国已经在流通包装,交通,通讯,运输渠道等物流基础设施,装卸搬运手段和装备方面进展迅速,物流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已打下。在2011年我国,运输总周转量57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6.6%。从物流系统的基本物资基础要素看,2011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0578万辆,比上年增长16.4%. 2011年,国内汽车生产量超过1800万辆。至2011年底,中国通车的公路里程达到398万公里,预计铁路总里程能达到10万公里,国内航线里程不重复计算为350万公里。

通过这一些数据,在物流业务全面铺开可高速发展得出,至此物流系统中功能要素和物资基础要素协同运作良好。

 2、支撑要素协同存在障碍

目前,我国GDP增长迅速,2011年超过47万亿,但GDP增长并未让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比例降下来。两者比例为此18%左右。始终难以到达较低水平。这不但比美,日,德这些发达国家高。还比同为“金砖国家”的印度,巴西高5~6个百分点。还比全球平均水平高约6.5个百分点.

可见,虽然功能要素和物资要素协同运作良好,但物流系统整体表现出的效率很低。

2001年,《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对研究中国物流理论、产业政策,改善物流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随后几年,相关政府部门连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我国有关物流制度改革的一个高潮。但至2011年底,我国还没有统一的、专门用于物流行业的物流法,用于调整物流行业方面的法律以及法规。无疑,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对于一个行业来说会造成某种程度的混乱。由此看出,支撑要素与其余两个要素的协同运作有障碍。

支撑要素和物资基础要素的发展滞后影响企业的壮大。三个素的系统协同运作中,协同程度有限,到达一定程度后都互相为协同运作制造了障碍。

三、提高物流系统三要素协同运作效率的措施

协调三要素协同运作能够使物流系统运作更加流畅快速,在企业运作中提高工作和服务质量以及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在复杂的物流系统中,决策者需要更快,更准确的的信息,以做出高效,迅速的决策。在一个顺畅的环境中发送,运输货物,准确,安全,快速和高效的完成一次物流运作活动,成功完成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构建现代物流政策体系,每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都需要一个完善良好的法律环境,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这一点在中外各种产业的发展史上都有例证。现代物流已经渗入工业生产,,商业流通等方面。面对新的法律环境,整个系统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调整。哪怕是对物流系统有利的。所以新的政策和法律不能一下达成,要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达成。有利于维护整个系统的稳定。有利于支撑要素的稳定性。

2、做好各个因素的标准化以推进物流系统的信息化。现代物流是一个多部门,多行业组成复合型系统和产业。物流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不同的部门,不同的技术需要无缝连接的一个通道。唯有标准化能构成一个基础,推进整个行业进入信息化。让物流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运作高效化。

3、培养和引进物流专业人才。物流学科是一个交叉学科。要求物流人员多方位学习。物流发展现状要求更多更专业的物流人才加入。由于物流在我国发展时间短,物流行业中不同的人专长不同,文化水平有较大的悬殊。那么就要求物流教育体系必须从多方面做起,既要有基础理论教育。对专业较强方向发展的要进行专业教育,进行学历教育,还有在岗培训。加强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同行业优秀企业的交流和合作。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同时有选择的引进国际物流人才。使人力资源满足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

4、建立一个为物流业协调管理的统一机构。物流业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系统。为了协调和管理这么大的跨度极大的系统。需要能够协调管理诸多政府职能部门与行业协会的统一机构,为物流业的发展做出有利措施和有前瞻性的前景规划,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物流业应该有一个合理的位置。

结论:中国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迅速,但物流系统的不同因素之间缺乏良好的协同运作,引起系统的总体表现不佳。要从多方面消除影响各因素协同运作的障碍。最终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最终引导和推进整个物流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明珂.《物流系统论》[M]第九章 物流系统的基本原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1

[2]李静芳.《现代物流管理》[M]第二章 物流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5:25

[5]柳飞.EAN.UCC系统在现代物流信息标准化中的作用[J].厦门科技,20056



本文编号:15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5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7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