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传统文化视野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以中国老字号企业为例

发布时间:2015-02-19 22:18

于少青 刘霞 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

摘要:随着中国企业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企业社会责任正成为中国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关于社会责任观念的理论源泉,需要在系统分析传统文化中责任观念的四个维度的基础上,结合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老字号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构建新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可以为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企业社会责任;老字号企业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目前已经成为社会和企业界领域广泛认同并实践的共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不单单可以从西方经济文化思想中寻找灵感。企业社会责任本身作为外来的理论,其与中国企业实际的结合必然是一个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因此,从本民族的文化思想中寻找可以与外来文化思想中可以对接融合的思想资源,才能让冲突减少,融合加强,推进其本土化,民族化的发展,同时也是增加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需要。

然而目前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只是流于形式,认为所谓社会责任只是简单的慈善和捐助行为,而不是让这种价值观念真正融合到企业的使命、愿景、文化中去,,真正提升企业内涵,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国老字号企业,继承中国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在当代打造民族企业独特的文化责任经营理念,可以为承担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贡献力量。

一、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的基础和动力

尽管现代经济的市场概念已远非传统市场所能比拟,但将传统文化与道德因素纳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构建的考量中,乃是现代化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形成有自身民族特色和符合本民族历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模式的必由之路。

(一)传统文化中的“利己观”与“利他观”的辩证统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一直影响中国几千年并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思想之一。“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有说明我们要像天体运行规律一样奋发向上,“厚德载物”则突出强调“利他”的重要性。如同“天乾”与“地坤”二卦的辩证关系,其反映的“利己”与“利他”观也具有这样的辩证关系:“利己”是“利他”的责任基础,反过来“利他”也是“利己”的互补条件。只有“自强不息”的基础上才有资格谈“厚德载物”,而“厚德载物”才能更好实现“自强不息”。这反映了企业要想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必须要锐意进取,自强不息,才能有资格去履行社会责任,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又是对企业发展壮大本身的进一步肯定和促进。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伟大的企业是那些致力于挣钱并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也就是说真正伟大的企业是能处理好“利己”与“利他”二者关系的企业。

“利己观”与“利他观”的辩证统一,是在传统文化思想中对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理论基础。

(二)传统文化中社会责任观念的系统性和递进性

在中国传统社会责任观中,主要体现为对己、对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天下”都要负责任,最高就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在当时的认知范围内,“天下”就是对整个世界负责。其全面负责的精神体现了传统文化责任精神中的系统性。而结合古代知识分子一贯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可以看出这种社会责任观念又具有明显的递进性,反映在企业社会责任上就是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而又要兼容并包,这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具有鲜明的系统感和层次感。

企业把“以天下为己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念,这应成为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来自传统文化中的源动力。

(三)中国老字号企业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提供了现实性

中国“老字号企业”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的企业。有着百年悠久历史的中国老字号企业是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产物,植根传统文化并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商业元素和经营智慧。因此,完全可以在中国老字号独特的经营文化智慧和承担社会责任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探寻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二、传统文化视野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

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责任观念成为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基础和动力,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为担当,则突出强调了道德文化责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其理念的构建包括了“内圣”之学与“外王”之学。北宋理学家张载对这种社会责任观念进行了进一步地阐述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其中阐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不同角色的人从不同的社会角度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深刻内涵。这里也可以引申为经济、文化两大维度方向上的四种责任承担。首先“为天地立心”,即把企业置于“天地”之间,突出企业对环境、可持续责任的关注;其次“为生民立命”,要求企业关注人性,突出其对消费者、股东和员工等利益共同体负责任的关注;再次“为往圣继绝学”,要求企业对继承独特技艺,传承传播本民族文化的责任的关注;最后“为万世开太平”要求企业承担对国家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责任。其中“利己”即企业实现盈利目标与“利他”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相统一的理论基础贯穿于每个维度之中。如图1所示,企业要首先承担起对股东、员工和消费者的责任,这是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的最低需要程度,而文化维度发展方向和经济维度较高发展方向分别反映企业在传承技艺和传统文化方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对应的不同责任,最后只有在经济、文化两大维度方向上都能实现较好发展的企业才能真正承担起对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责任。

(一)“为天地立心”——承担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生在“天地”之间,而整个世界就是由天、地、人这三个部分构成,人必须要与“天地”相合,因为人与所处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共同体。而现代企业不仅仅是普通经济生活中的一员,也是这个自然与人类社会“共同体”中的一员,所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义务保护环境和治理经济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当代企业必须实现的社会责任。

同仁堂作为中国中药行业里著名的老字号企业,经历三百多年风雨洗礼,其以弘扬中华医药文化、生产天然绿色药品为使命,就特别重视环境及生态保护。同仁堂通过完善工艺流程,提高技术含量,尽最大限度的减少原材料的损耗。在持续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节能降耗、更加环保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同仁堂新建投产的中药前处理基地,在部分动力能源上采用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有效落实公司的节能环保方针。由于近年来公司在环保管理标准上执行到位,生产造成的水、气、声、渣均接受当地环保部门检查,能够达到国家有关环保方面的要求,做到达标排放。未来同仁堂将进一步增强社会成员的责任意识,在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创建利益相关者和谐关系、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继续努力,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随着现阶段环境问题逐渐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众多中国老字号企业也站在了时代的前列,注重承担起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二)“为生民立命”——承担对股东、员工和消费者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始终倡导对人民负责,“为民请命”甚至可以做到牺牲自己利益去实现他人。但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只有做到当“利己”与“利他”真正相容时,企业社会责任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发展。因此,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首先要获得得到股东、消费者和员工等直接利益共同体的普遍尊重,这也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之一,无论中西皆不例外。从而才能获得国家和社会的认可,真正实现承担社会责任的可持续性。

中国老字号企业同样具有企业是营利性组织的特征,因此其首要的社会责任仍然是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股东和员工提供更多利润和福利。创始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北京稻香村有限公司,是中国传统食品行业的老字号企业之一,在2008年率先发布首份传统食品行业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其中就涉及到消费者、政府、股东、员工、供应商、经销商、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多种维度,例如在对消费者方面,要“实现作为食品加工企业,承担着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营养健康、美味好吃食品的责任”,对待员工方面,要“承担着遵守劳动法规,帮助员工成长,实现员工全面发展的责任”。北京稻香村就是以其严谨的法人治理结构,以人为本的员工薪酬、教育培训及劳动保障机制等为基础建立起一套社会责任管理组织,真正把社会责任融入到了整个企业的管理运营中去。

(三)“为往圣继绝学”——承担对传承传播传统技艺、文化的责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企业自身盈利目的,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因此,老字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单单只是单纯的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文化单位,“老字号”企业必然要继承中国传统工艺,技术和产品,弘扬并传播中国传统技艺,是社会责任在文化、技艺传承方面的重要体现。这也是传统文化视野下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最独具特色的一点。如表1所示,中国不同行业领域的大部分老字号企业的企业精神与企业使命都有与传承中国相关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他们把这种文化责任真正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并和企业文化成为一体,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式企业社会责任。例如始建于1672年驰名中外的老字号企业荣宝斋,历经百年的荣辱兴衰,人事更迭,至今这三字金匾仍闪烁着润泽的荣光,成为民族企业的品牌、市场中的驰名商标。尽管前进途中有坎坷和磨难,但无论在什么样艰苦的环境下,荣宝斋都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竭诚为书画家服务,为顾客服务,童叟无欺。如今,荣宝斋被誉为“书画家之家”,已经成为一个繁荣中国传统书画艺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面向世界的窗口。

1:部分不同行业领域老字号企业的企业精神与企业使命

企业名称

企业精神与企业使命

同仁堂

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

稻香村

秉承传统文明,汲取现代科学,在传统与现代两本巨卷中不断吸取精华,创新发展,承担责任。

全聚德

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饮食文化成果,以繁荣和发展中华饮食为己任。

瑞蚨祥

秉承精湛技艺,传承华夏文化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融入时尚现代生活。

荣宝斋

诚信为本,荣名为宝。努力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增进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

茅台酒

弘扬国酒文化,追求创新卓越。

吴裕泰

立足中华文化,锻造全球化的茶业金字招牌,承继百年基业,光大民族品牌,做茶产业专家,推动中国茶和茶文化走向世界。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企业网站和部分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整理

中国老字号企业代表的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国的传统精神品质,能发挥民族品牌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推动作用。老字号企业积极承担对传承传播传统技艺、文化的责任,既是推动中国老字号企业走向世界,开展全球经营的优势,又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和发展,实现了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双赢。

(四)“为万世开太平”——承担对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责任

以仁为本,就是包含对社会、国家和民族的仁爱和奉献。企业是社会组织中并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细胞单位,是社会的一员,企业自然有责任承担起为社会创造财富,促进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责任和义务,以仁德之心报效祖国,回馈社会。中国老字号企业大多成立百年以上,经历过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历尽艰辛,艰苦创业,在战争年代更是始终不畏外来侵略者,辗转漂泊,忍辱负重,在外部环境好转时能东山再起,积极把百年的品牌保留了下来,对国家和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当代,中国老字号企业同样承担起服务国家和奉献社会的责任。杭州方回春堂国药号创始于1649年,是一家制作中药饮片、丸散膏丹的老字号企业。凭着中医坐堂、以医代药等独特经营模式逐渐闻名。每年在腊八这一天,方回春堂会架起铜锅,熬制腊八粥,每年免费向市民发送,延续至今。同时,每天都会在门店口有免费药茶水供应。它出自修建了杭州河坊街的杏林亭,积极参加各种慈善活动等举动,重新让人们看到了中华传统中“医者仁心”的理念与精神。方回春堂还每年在传统节日里开展既传统又有医药特色的活动,如端午节,免费分发秘制药材向市民传递祝福,参燕节举办各种精品展与药学专家讲座,帮助市民了解参燕和道地药材等,积极承担着其服务社会,回报人民的社会责任。

三、继承传统社会责任观念,促进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当代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就是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更多关注人的价值,进而强调对更高环境、文化和社会的责任。而中国老字号企业反映出来的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在承担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时代相传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等必尽之责的基础上,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环境、社区、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真正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个维度上的结合。

而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其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在经营中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实现了企业关系体中对利益相关者、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的社会责任,并以其“超越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和符合社会的产品赢得了“关系体”信赖与认同,实现了对利益相关者、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的社会责任,体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驱动力与道德驱动力、企业发展与环境的和谐,这种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和实现机制及尊重大众和环境的生产经营理念、发展战略值得借鉴,以引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方向。

因此,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责任观,提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与境界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相信以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精神为依托的老字号企业,依旧可以在新的时期为社会和人类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南希·李.企业的社会责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刘军,黄少英.儒家伦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伦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唐凯麟,陈科华.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胡慧华.企业社会责任的哲学思考及建构可能途径——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J].兰州学刊.2010(1):16-19.

[5]任学明.中华老字号经营智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6]高洪力.北京老字号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特征及启示[J].企业天地.2012(4):40-42.



本文编号:15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5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2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