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商文化探析
刘毅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视角下的温商文化”(课题编号:12wsk327)。
摘要: 温商文化在在改革开放后,对温州商人的创业、成长和成功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推动了温州由农业向工业社会发展,可以说没有温商文化就没有“温州模式”。文章对温商文化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温商文化的形成并对温商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温州商人;温商文化;内涵
谈到温州,人们首先会想到温州商人。的确,温州商人遍布全国,并全面走向世界。据温州市政府统计,温州现有共有230多万人在外经商,其中170多万人在全国各地,6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使温州商人享有“东方犹太人”的美称。温州商人能够在改革开放后利用迅速崛起,并且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温州模式”,和当地浓厚的商业文化是分不开的。
一、温商文化的界定
二、温商文化的产生及形成
年)就设置了永嘉郡,郡城建在瓯江南岸,这是最早关于温州的记载。温州地方偏僻,,地理环境属于山多田少,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地资源比较贫乏。由于耕地不足,迫使温州人外出从事手工业、商业以换取粮食,求得生存。早在三国时,温州就是沿海主要造船地区。东晋时,由于中原战乱,温州相对安定,名门士族纷纷涌入,促进了温州文化、商业的发展。北宋时期,温州的商业进一步发展,时任温州知州的诗人杨蟠(约1017—1106)曾描写温州的繁华“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 北宋灭亡,温州曾作为南宋的陪都,接纳了大量的北方学者、平民、贵族及富商,更加促进了温州经济的发展,这时期的温州商业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期。
商业的发展和繁荣也孕育了温商文化的产生及形成。以叶适为代表的一批温州学者,对当时温州地区商业、手工业的繁荣进行了考查。充分肯定了当时温州商人的行为,对儒家“重义轻利”轻视商业的传统思想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以义和利”的利义统一的观点。对当时的温商文化特征进行了总结。
三、温商文化的内涵
1,强烈的经商欲望。
在一般人眼里,温州人大多以会做生意出名。温州商人对于经商往往表现出一种势在必得的的信心,反映出温州商人强烈的经商欲望。这种欲望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敢想敢干,敢于冒险。强烈的经商欲望促使温州商人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为了成功,不怕失败,甘于冒险。江泽民总书记曾经说过,全世界都知道温州人会做生意,温州这个地方依山傍水,具有冒险精神,具有吃苦耐劳精神。温州商人的这种敢于冒险的性格与温州的海洋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温州濒临东海,渔业资源比较丰富,许多温州人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在于带海的搏斗当中,锻炼和培养了温州人的开拓、冒险精神。25岁的温州苍南农民个体户王均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坐飞机还是稀罕物的时候,敢于突发奇想,私人承包飞机航线。开创了全国首条私人包机航线,并成立了首家民营包机公司,就是温州商人敢为天下先的典型例证。
2、浓厚的经商传统。
温州人从事手工业、商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代,可谓历史久远。经过了多代的传承,在经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手段和经验。由最初的补贴家用,发展为一种赖以生存及发家致富的主要谋生手段。温州人对通过经商获得生存及发展充满了自信。同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的学者们通过对当时温州的商业发展的现状及温州人的经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总结出了“利益并重”、“工商皆本”及“经世致用”的理念,打破了当时传统儒家“重农抑商”,歧视商业的思想观念,对温州商人进行了肯定,从文化层面阐述了温商文化的精神。
温州人虽然经历这么多次的朝代更替,社会战乱和不稳定,只要环境稍微稳定,温州人就能通过经商使自己的生活安定并走向富裕。改革开放后,温州人能够创造出闻名全国的“温州模式”就是最好的例证。
3,灵活的经商理念。
温州商人有‘东方犹太人’的美誉,还有人说‘温州人的头发是空心的,里面都藏着智慧’,这表明温州人头脑聪明,会做生意。温州商人灵活的经商理念表现为两个方面:
%以上,占世界纽扣的40%以上,充分反映了温州商人经商的头脑。
第二、勇于创新。温州人在外闯荡,资金和条件都不占优势,同时面临激烈的竞争,只能靠头脑靠创新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优势。温州商人的这种抓机会、锐意创新的例子比比皆是。温州的打火机生意就是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温州商人从国外亲戚送的日本打火机发现了商机,便立即想办法研究仿制,经过努力克服了技术难题,仿制成功,形成了现在的垄断国内国际市场的局面。
4、抱团的经商模式
温州商人生意遍布全球,而且做得风生水起,这得益于他们抱团经营的模式。温州人在外打拼,一旦找到创业的机会,就会把他们的老乡、朋友及亲戚等叫过来,形成一个温州人的群体,共同经营。一个人富了带动一个村的人甚至整个县形成产业群,共同致富。考察温州地区的产业情况不难发现,这种产业群遍布温州。如柳市形成了低压电器产业群,在当地相关企业超过2000家。其他的还有瓯海锁具产业集群、苍南印刷产业集群、瑞安汽摩配产业集群等,企业都超过千家。这种模式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的家族制或宗族制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血缘或地缘关系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有相同的语言及相似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这样容易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创业。
抱团经营的模式还体现在温州民间古老的融资渠道“民间集会”。温州商人创业早期,由于缺乏资金,通过这种亲戚、朋友、同乡关系形成“民间集会”,大家凑钱形成资金,通过拈阄决定每个个会员谁先谁后取得“会金”,获得“会金”的人就有了经营资本,有了创业的机会。许多温州商人都是借助这种方式创业成功的。这种形式为缺乏资金的创业者提供了比较稳定的资金渠道,对大家都有利,也使抱团经营得以长期存在。
四、结论
温商文化在在改革开放后,对温州商人的创业、成长和成功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推动了温州由农业向工业社会发展,可以说没有温商文化就没有“温州模式”。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网络经济、知识经济成为社会主流。温商文化的内涵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这样才能保持温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温州经济走出危机。
参考文献:
[1]徐文永.温州古代海外贸易史略述[J].商场现代化,2009(8)
[2]张家成.析叶适的重商思想[J].中国哲学史,2005(2)
[3]张喜梅,欧人.简论温州人的商业精神[J].商场现代化,2006(10)
[4]方利民,薛恒新,奚从清.温州精神:内涵、特征及价值[J].浙江社会科学,2006(1)
[5]张一力.温州企业家集群的“瓯文化"渊源[J].温州论坛,2004(3)
引用:本文已由现代商业杂志出版,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商业
投稿流程:投稿到邮箱(xdsyzzs@126.com) ---- 等待审核结果(三天之内) ---- 审核完毕并回复稿件录用情况(以邮件的形式回复) ---- 作者确定发表 ---- 办理相关手续后安排排版出刊 ---- 出刊邮寄。
本文编号:16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6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