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运用与控制———论沃尔玛超市“农超对接”解决方案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和配套物流的循序渐进,信息化这个词已经深入人心。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同时物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跨国贸易的数量和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沃尔玛超市的物流管理策略来进一步探讨物流信息化在物流企业中的运用与控制。
关键词:国际贸易;配套物流;循序渐进;信息化;数量;质量;策略;运用控制
现代物流业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物流业的发展也深深烙上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印记。沃尔玛就是中国的一个典型案例!让我们以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它并为以后的物流运作提供一些宝贵借鉴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熟悉沃尔玛的人都知道沃尔玛公司是以“节俭”著称的美国公司,从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先生到现在的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道克(Mike Duke),从沃尔玛美国总部到沃尔玛中国的每家门店,管理者和员工都在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个理念。同样,这一点在沃尔玛庞大的供应链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致力于打造世界领先的高价值可持续发展供应链的沃尔玛,始终在同供应商一起寻找更节约、更环保、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农超对接’项目是沃尔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沃尔玛中国通过与北京兴业源运启发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合作,,从当地精选3000亩桃园作为其农超对接基地,新的农超对接项目将带动周边近万户农民,预计每年将为每户农民增收1500~2000元,“通过与沃尔玛合作,合作社将实现科学化农业管理和生产,致力于‘从农场到餐桌’的可追溯运作模式,让消费者吃上正宗平谷大桃。”由于在农超对接项目中减少了许多中间流通环节,沃尔玛的采购价降低了20~30%左右,损耗也降低到5%以内,这些节省下来的成本都将反馈给消费者,让他们买到更实惠的产品。实现了环境、顾客、农民及地方经济的多赢局面。沃尔玛自2007 年开始农超对接项目的尝试。通过帮助农民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引导标准规模化生产、指导其在生产中推进环境保护,不仅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也带给中国消费者新鲜、安全、可口、实惠和环保的农产品。综合分析沃尔玛的这一举措我们不难发现实现农超对接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可以减少农产品在路途中的转运流程从而达到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至2009年底,沃尔玛中国已先后在14个省、直辖市建立了28个农超对接基地,面积30万亩,带动农民28万人。其中,2009 年度,沃尔玛中国新建了13个直接采购基地,新增带动农民超过18万人,直接采购的产品更加多元化。“农超对接”其本质是为了使其采购中心所采购的物品更符合沃尔玛自身需求。
目前沃尔玛中国农超对接的基地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沃尔玛+合作社/农民农超对接基地模式;二是沃尔玛+农产品专业运营方+合作社/农民农超对接基地模式。两种模式中沃尔玛中国都负责提供广阔的销售平台(合作社沃尔玛“零售链”系统,免费查看单个农产品在每家店面的价格和库存情况)和稳定持续的订单,提供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和经验,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提供专业的农产品种植养殖技术或资金。沃尔玛于2010年度在中国设立了三项重要计划,下面就这三项计划谈谈我对物流信息化方案的建议:
第一:建设鲜食配送中心。先进的鲜食配送体系有望更好地整合资源,实现单品批量采购和配送至区域多家门店,有助较为集中地“消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缓解“品种单一但产量较大”的问题,同时减少损耗、保障农产品鲜度;同时构建鲜食配送中心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数据库衔接系统,这样可以加强配送体系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物流跟踪服务。通过改进信息系统让沃尔玛超市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及时掌握农产品的数量,质量,配送状态。从而达到让顾客对农产品的满意度和信赖度全面提升的最终目的。
第二: 建设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中心,以保障食品安全。在鲜食配送中心设立设备齐全、现代化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心,首个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中心已于2010 年2 月在深圳投入运行;在各个种类的农产品包装上都印有统一的条形码可以通过电脑扫描进入食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数据库备案,一旦发现了有问题的农产品那么它的条形码就会立即在数据库中被记录,便于在更短的时间内处理好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向农民专业合作社退货或更换)。
第三:实施“农超对接”项目培训师计划,以保障项目的可持续性。沃尔玛计划于2010 和2011 两年培训200 名“农超对接”项目培训师。聘请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专家对农民合作社和农产品生产企业代表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培训师去培训更多的农民,不断提高“农超对接”的广度和深度。这些计划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沃尔玛“农超对接”工作,让更多农民直接受益。到2011 年底,使100 万农民参与并受益于“农超对接”项目。加强对“农超对接”培训师的培训步骤管理,通过电子档案及时记录农民的培训需要和学习需求。使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物流管理方案得到全方位提高。
沃尔玛“农超对接”项目的物流信息化过程是一个不断优化总结提高的过程,许多管理软件还需要更新换代,这也意味着物流软件人才也需配套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沃尔玛农超对接项目的成功实施验证了中国的物流业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前进。当然了以后要走的路依然很长,沃尔玛的各个物流项目还需向同行不断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程颖慧.国际货运实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健雄.物流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本文链接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现代商业
本文编号:16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6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