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做市商制度对我国新三板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02:16

  本文关键词:做市商制度对我国新三板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三板 做市商 流动性


【摘要】:新三板市场诞生于2006年1月16日,伴随着挂牌范围的扩容进程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我国新三板市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新三板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是我国重要的全国性场外市场,全面建设新三板市场对于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当前的供给侧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新三板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但整体市场质量却不高,尤其是市场流动性的缺乏。充足的流动性既保证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可以买入和卖出股票,也保障了一级市场的企业能够获得所需的融资。如果流动性持续不足,将会逐渐影响到新三板市场的基本功能,进而降低其在整个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弥补了传统研究的不足,开始从市场自身的交易机制角度去研究价格。根据这一理论,市场结构的设计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特性,即我国新三板市场结构的设计会影响到市场自身的质量。2014年8月,做市商制度在新三板市场落地,交易制度的变革将会引起市场结构的变化,进而对市场质量产生影响。流动性是衡量市场运行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从流动性角度去衡量新三板市场运行的质量可以发现市场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进而为新三板市场机制的优化贡献有效的建议,同时本研究还可以为其他金融市场的结构设计提供有效参考。本文以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为基础,认为做市商制度这一交易制度的引进将会对我国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回顾流动性研究相关文献,归纳出流动性的定义,并总结了流动性的度量指标,进一步选取了成交量、买卖价差和换手率作为本文的度量指标。通过对做市商制度影响研究的文献回顾,发现做市商制度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但对于其影响程度存在不同结论。同时,通过文献分析发现非参数检验是市场流动性研究中的有效实证方法,本文在实证分析时即采取非参数检验方法。本文首先对新三板市场在不同时点上的整体流动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做市股票和协议转让股票的流动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初步得出了新三板市场中做市商制度提高了流动性并优于协议转让制度的结论。本文通过对新三板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做市商制度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实行的是传统的多元做市商制度,未来随着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做市商制度将进一步向混合交易制度演变。本文对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多期模型的推导,发现了做市商制度对市场影响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比较分析和理论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本文首先选择了换手率和买卖价差两个指标考察了协议转做市股票的流动性水平,通过K-S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做市商制度优于协议转让制度,对市场流动性有推动效果。本文进一步对市场总体的日交易数据进行K-S检验,发现做市商制度在长期的效用优于短期。最后,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新三板市场的制度建设提出了继续贯彻完善做市商制度、建立健全分层制度、加强市场监管、降低投资者门槛、畅通转板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三板 做市商 流动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1. 绪论12-20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综述13-17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7-19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9-20
  • 2. 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与做市商制度分析20-35
  • 2.1 新三板市场现状分析20-23
  • 2.2 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分析23-31
  • 2.3 不同市场做市商制度比较分析31-35
  • 3. 做市商制度对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影响的理论框架35-39
  • 3.1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35-36
  • 3.2 做市商影响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作用机制36-39
  • 4. 做市商制度对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39-46
  •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39-42
  • 4.2 协议转做市股票实证结果及分析42-44
  • 4.3 市场整体实证结果及分析44-46
  • 5. 总结和政策建议46-48
  • 5.1 全文总结46
  • 5.2 政策建议46-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53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柯杰;做市商理论及其指导意义[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梁媛;做市商与庄家控制市场的差异[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谢百三,张立勇;美国股市做市商与中国股市庄家比较研究及其政策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2年12期

4 平敬伟 ,黄天定;大力发展做市商制度[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7期

5 余辉;;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的行为分析[J];中国货币市场;2003年02期

6 曹海珍;;关于发展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思考[J];中国货币市场;2003年08期

7 钱勤华;不宜过早引入做市商制度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论坛;2004年07期

8 梁勤星;做市商制度在中国的运用[J];西南金融;2004年06期

9 闻岳春,张志柏;中小企业板宜引入做市商制度[J];上海金融;2004年10期

10 李青武,胡卿,赵魁,李正义;对我国引入做市商制的理论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志娟;;柜台市场做市商制度的成本分析:经济学视角诠释[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李学峰;;国际资本市场中做市商制度的运行机制[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姚玮;兰晓鹏;;探讨做市商制度的信息披露[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4 周乃敏;杜雨辰;潘凤云;;做市商制度对二板市场的支持作用及评价决策模型研究[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秋夫;做市商制度[N];证券时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陈继先;债券做市商新制度即将推出[N];中国证券报;2006年

3 郭茹;交易仅占33%做市商“做市”不积极[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郭茹;银行间外汇做市商增至22家[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王智;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准入标准降低[N];经济日报;2007年

6 张卫星 沈炜;对黄金做市商模式的解析(上)[N];中国黄金报;2006年

7 徐思佳;央行降低做市商准入标准[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8 管圣义;完善国债做市商机制[N];金融时报;2007年

9 周科竞;做市商制度不适合新三板[N];北京商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黄杰;“灰色”做市商[N];中国经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殷俊;做市商制度下市场稳定的条件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罗国宏;基于做市商报价制度的排污权交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姚秦;债券市场微观结构与做市商制度:中国银行间市场的理论及实证[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华;做市商监管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2 王鑫;做市商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3 张栩;做市商监管制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4 何涛;做市商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宋姝;新三板做市商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6 黄伟东;新三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后的市场流动性研究[D];河北金融学院;2015年

7 杨文杰;我国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效果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杨晓瑜;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现状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9 吴娇姣;我国新三板做市商法律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10 仝荣伟;新三板挂牌公司做市商数量区间选取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03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003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b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