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询价制度改革与新股发行定价——来自创业板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18-01-31 22:34

  本文关键词: 股票市场 询价制改革 IPO定价 配售权 锁定期 出处:《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询价制改革的背景,从制度变革对承销商与询价对象行为影响的角度,以创业板新股为实证样本,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问题。结果表明:随着询价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IPO定价有了显著的下降。在制度层面,赋予承销商配售权与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均有利于降低IPO定价,但是取消网下申购股票锁定期却提高了IPO定价。
[Abstract]: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inquiry system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mpact of system change on the behavior of underwriters and inquiry objects, this paper takes the gem new shares as an empirical s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PO pricing problem in Chinese stock market.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advance of inquiry system reform, the IPO pricing of gem has a significant decline. Giving underwriters the right to place shares and introducing individual investors to participate in offline inquiries will help reduce IPO pricing, but canceling the lock-up period for offline stock purchases will increase IPO pricing.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0.91
【正文快照】: 一、引言作为新股发行上市的重要环节,IPO定价一直是资本市场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自2005年1月1日起,我国股票市场正式启动新股发行询价定价机制。询价制的实施,旨在淡化窗口指导,推进股票发行市场化,提高IPO定价效率。然而事实却是,中国股票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市场频频出现了IP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潇潇;彭韶兵;;对当前我国新股定价的分析——基于信号传递的思考[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陈俊;陈汉文;;IPO价格上限管制的激励效应与中介机构的声誉价值——来自我国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初期的经验证据(2001~2004)[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泰君安研究所 杨文;新股 收益依旧诱人[N];中国证券报;2001年

2 金元证券 尤晟;适度延长新股发行认购到流通上市间隔[N];中国证券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侯捷宁;新股发行定价权交还市场和投资者[N];证券日报;2013年

4 平顶山 兰波;新股发行价格应把握六要点[N];中国证券报;2013年

5 山东高校教师 李允峰;新股发行定价机制非调整不可[N];上海证券报;2013年

6 周科竞;如何让市场给新股定价[N];北京商报;2013年

7 张琦 张永攀 王少敏;如何认识新股发行定价与行业的关系[N];中国证券报;2002年

8 特约撰稿人 张炜;让市场给新股定价[N];上海金融报;2000年

9 陈海明;沪深A股新股发行初始收益过高原因初探[N];上海证券报;2005年

10 山东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 甘世雄;“荷兰式招标”亮相新股发行[N];证券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毛立军;我国新股发行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陈蓉;中国首次发行新股市场化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赵林茂;中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IPO)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丁度;中国资本市场IPO泡沫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梁洪昀;A股一级市场收益特性与一二级市场资金分离性[D];清华大学;2002年

6 高学哲;中国上市公司IPO定价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新波;奥赛康股票暂缓发行案例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2 胡跃雷;基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视角的A股IPO首日收益率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3 樊亚平;新股发行“三高”问题实证研究[D];河北金融学院;2015年

4 赵琳;会计信息质量对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5年

5 蒋宇杰;我国新股发行定价的实证研究及改进建议[D];复旦大学;2014年

6 杨永发;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探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高颖;政府干预新股发行市场的必要性和适度性法律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孙婷;新股上市初期溢价及长期弱势表现的实证研究和展望[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9 李锡峰;投资者新股申购收益率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朱特红;中国熊市新股破发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80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480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0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