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市场假说及其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
本文关键词: 适应性市场假说 动态市场效率 时变贝塔 交易策略演变 出处:《管理科学学报》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金融危机近些年爆发频繁,传统市场理论如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金融面对复杂的现实金融世界未能给出合理解释.Lo提出的适应性市场假说则弥合了这两个学派的分歧,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尝试从动态市场效率、时变贝塔和技术交易策略演变这三个角度对适应性市场假说能否解释我国资本市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效率在动态变化,无效的时段与金融危机或政策巨变等重大事件联系密切;股市风格指数贝塔随市场环境变化而改变;技术交易策略绩效随投资者适应环境变化而演变.研究结果表明,适应性市场假说相比有效市场假说和经典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我国资本市场上述现象.最后对投资者如何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制定适应性投资策略给出几点建议.
[Abstract]:Financial crises have erupted frequently in recent years. Traditional market theory such as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and behavioral finance in the face of the complex reality of the financial world failed to giv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Lo proposed the adaptive market hypothesis to bridg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chools. Gradual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is paper attempts from the dynamic market efficien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varying beta and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trading strategy,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whether the adaptive market hypothesis can explain China's capital market.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stock market is changing dynamically. The invalid period is closely related to major events such as financial crisis or policy change; The market style index beta changes with the change of market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aptive market hypothesis compares with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and the classical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on how to formulate adaptive investment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market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71232004)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0引言有效市场假说(EMH)作为经典金融理论的基础,自Fama[1]提出以来,已经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但是许多学者发现了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离的金融异象,并形成了关注人类交易心理和行为的金融学分支—行为金融学.不过市场似乎也并不像行为金融理解得那样持续无效,许多金融异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熊熊;张珂;周欣;;国际市场对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5年01期
2 赵静梅;申宇;吴风云;;天灾、人祸与股价:基于地震、群体骚乱事件的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3 陈浪南;朱杰;熊伟;;时变贝塔条件下的基金多市场择时能力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4 韦立坚;张维;张永杰;李根;;中国股票市场风格轮动效应及基于适应市场假说的解释[J];管理学报;2012年07期
5 徐国祥;刘芳;;我国股市相对有效性的测度及其动态演变机制分析——基于经济圈、产业链和实际控制人分类指数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1期
6 田晓林;;适应性市场假说的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纪军;张昊;;经济波动与基金投资策略粘性[J];财经研究;2017年08期
2 晁江锋;;灾难风险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基于宏观经济的视角[J];灾害学;2017年03期
3 周孝华;宋庆阳;刘星;;适应性市场假说及其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J];管理科学学报;2017年06期
4 苏民;;中国A股市场行业轮动现象研究[J];南方金融;2017年02期
5 刘博;王磊;高利芳;;“八项规定”与高端白酒类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表现——来自贵州茅台的案例研究[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6 范洪辰;李思飞;;定向增发中的机构投资者:别具慧眼还是虚张声势[J];金融评论;2016年06期
7 胡振国;曾峻;;适应性市场假说:理论创新及其实证检验[J];金融经济;2016年18期
8 林宇;黄迅;淳伟德;黄登仕;;基于ODR-ADASYN-SVM的极端金融风险预警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6年05期
9 卞进;郭建鸾;;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与反向收益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6年05期
10 易力;胡振华;;风格择时能力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寿阳;张维;余乐安;;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专辑序言)[J];管理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2 山立威;;心理还是实质:汶川地震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3 范奎;赵秀娟;汪寿阳;;全球主要股市间信息溢出的变异性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09期
4 李常青;魏志华;吴世农;;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市场反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5 王化成;孙健;邓路;卢闯;;控制权转移中投资者过度乐观了吗?[J];管理世界;2010年02期
6 郭文伟;;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股市风格轮换策略研究[J];管理科学;2009年06期
7 邹小們;黄峰;杨朝军;;流动性风险、投资者流动性需求与资产定价[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8 陈云;陈浪南;林伟斌;;中国股票市场一体化的时变特征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9 王志强;张增文;;中国股市中存在风格动量吗[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肖峻;;关于中国股市中风格投资与风格动量的研究[J];经济科学;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兴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构建方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6期
2 刘恒,张,
本文编号:1485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485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