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发展综述
本文关键词: 日本 碳排放 气候变暖 节能减排 国内碳排放交易 出处:《现代日本经济》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年来,很多国家和地区陆续建立了碳排放交易制度。日本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具有优势,却至今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制度。本文简要地总结了日本国内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发展历程,认为导致政府部门态度由积极转为谨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产业部门的反对意见,二是现有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尚不完善,三是国内实施的气候变暖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民间部门担心碳排放交易制度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业、国际公平性等带来不利的影响。未来,日本可能会在逐步消除这些顾虑之后,选择建立符合国情的国内碳排放交易制度。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established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Japan has advantages i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and experience. However, there has not been a unified national carbon trading system. This paper briefly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trading system in Japan. The main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 attitude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from positive to cautiou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opposition of the industrial sector; second, the existing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ird, the domest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climate warming policy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e private sector is worried that the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may affect economic growth,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employment. In the future, Japan may choose to establish a domestic carbon trading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its national conditions after gradually removing these concern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本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转变及我国对策研究”(13BGJ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日韩国家关系新变化与区域合作战略”(16JJDGJW006)
【分类号】:X196;F831.5
【正文快照】: 日本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和经验领先于其他国家,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力量之一,也是亚洲地区唯一承担《京都议定书》强制减排任务的国家。2013年以前,日本在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碳排放交易制度通过政府设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或温室气体减排量,实现减排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伯章;;碳排放交易启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6年01期
2 ;欧盟将在碳排放交易中引进拍卖机制[J];华电技术;2008年02期
3 莉;;我国碳排放交易有望明年开始[J];化学分析计量;2009年06期
4 艾米里·福林卡茨;徐新明;;碳排放交易权能解除地球污染吗?[J];世界环境;2010年01期
5 钟祥财;;推进中国碳排放交易的原则和思路[J];中国发展;2010年06期
6 ;澳大利亚将在2015~2016年向碳排放交易机制过渡[J];中国煤炭;2011年03期
7 姚晓芳;陈菁;;欧美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4期
8 ;我国将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1年08期
9 ;我国将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07期
10 鲍彦苓;;全球碳排放交易机制对中国的启示[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邵诗洋;;浅论碳排放交易制度[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2 ;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迈出“标志性”步伐[A];《电站信息》2012年第9期[C];2012年
3 李妍;孙振清;;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4 周永章;杨海生;王祖伟;王鹤立;刘祥伟;王音;;中国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5 杨涛;李艳梅;;航空运输业碳排放交易机制的理论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6 张伟华;;WTO主要发达成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评述[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7 刘昌义;;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政策工具选择:理论评述[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曹扬;澳碳排放交易议案再次被投票否决[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李山;德碳排放交易系统遭“钓鱼”欺诈[N];科技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吕东浩;王名委员呼吁建立国家级碳排放交易平台[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记者 陈嘉佳;中俄就欧盟将航空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发表共同声明[N];中国民航报;2011年
5 驻印度经商参处;印度拟抗议欧盟将航空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N];国际商报;2011年
6 记者 邱登科;发改委:全力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N];民营经济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汪s,
本文编号:1492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492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