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市场干预、金融引致需求与我国信托业的发展
本文关键词:信贷市场干预、金融引致需求与我国信托业的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信托业始于1979年,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在这短暂的三十年里,信托行业经历六次大型整顿,致使信托业发展尤为坎坷。然而,在近几年里,信托业发展迅速,截止2013年底,其资本规模已超越保险业,成为立足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第二大金融行业。信托规模的快速扩张,其主要原因是信托业在满足社会融资需求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另外,信托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以及稳定金融市场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本文研究信托行业迅速发展背后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深入研究信托业与信贷干预、引致金融需求之间的联系,对于理解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我国政府对金融市场干预程度比较高的特征,本文尝试从政府干预所引发的金融引致需求角度,分析推动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本文的核心观点是:政府对信贷市场的干预引发了银行的监管套利和影子银行活动,而与信托公司合作成为银行业规避政府监管、实现监管套利的重要渠道,从而导致源于银行业的引致金融需求成为推动我国信托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理论分析方面,首先,以微观经济学关于引致需求的概念及其内涵为基础,结合金融学相关范畴,对本文的引致金融需求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其次,以银行业规避政府监管和行政干预角度,分析源于银行业的引致金融需求影响我国信托业发展的理论机理和渠道:第一,政府信贷规模管控导致银行业对信托的引致需求。政府的信贷规模控制、存贷比限制等政府信贷干预使银行信贷受限,引发银行与信托公司的合作,银行便通过银信合作产品将监管下的贷款资金贷出,通过影子银行途径规避政府的信贷市场干预,从而引致出对信托的需求。第二,利率管制导致银行业对信托的引致需求。一方面,存款利率管制推动银行与信托的合作,引致出大量信托形式的理财产品,推动了信托的发展;另一方面,银行利用银行间市场的低利率进行套利,套利的主要形式便是信托,进而再度引致银行业对信托的需求。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2004至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理论分析中提出的关于来自银行业的引致需求影响我国信托业发展的观点进行实证检验,并发现了:第一、信贷规模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都是信托规模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图显示两者与信托规模均为负相关。信贷规模受到控制,银行信贷贷出受阻,引致出对信托的需求,推动信托业的发展。第二、存贷差是信托规模的格兰杰原因,其脉冲响应图显示与信托规模呈现持续的负相关。内在原理为由于我国存款利率处于长期管制的状态,影响银行存贷款总量,从而存贷差受到相应的干扰。当利率管制加强时,存贷差减小,银行业加强与信托业的合作,贷出受限资金,从而引致出对信托的需求,推动信托业的发展。反之,利率市场化,银行可贷资金充裕,减少与信托的合作,信托业发展变缓。本文从政府信贷市场干预角度入手,以引致金融需求为中介变量,分析了政府信贷市场干预导致的银行监管套利和中国式影子银行活动对信托的引致需求的影响,揭示了政府信贷市场的干预,以及引致金融需求对信托业发展的影响机理。因此,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本文研究切入点为引致金融需求,具有新意。以微观经济学关于引致需求的概念及其内涵为基础,结合金融学相关范畴,对本文的引致金融需求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本文将银行信贷作为基本金融需求,信托为引致需求,着重探讨政府信贷干预对信托引致需求形成的微观机理。第二、从银行业规避政府监管和行政干预角度,分析了源于银行业的引致金融需求影响我国信托业发展的理论机理和渠道,具有新意。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揭示了信贷市场干预导致银行业对信托引致需求的机理:一方面,政府信贷市场干预导致的银行业对信托的引致需求;另一方面,利率管制导致的银行业对信托的引致需求。
【关键词】:引致金融需求 信贷干预 利率管制 信托业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4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10-11
- 1.2 研究意义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4 研究方法以及内容框架15-17
- 1.5 研究重点以及创新点17-19
- 2 金融引致需求的概念与内涵19-24
- 2.1 引致需求的概念及内涵19-20
- 2.2 金融引致需求的概念和内涵20-22
- 2.3 本文金融引致需求的表现形式22-24
- 3 政府信贷干预与银行监管套利对信托的引致金融需求24-38
- 3.1 政府信贷规模干预与银行业对信托的引致需求机理分析24-26
- 3.2 政府信贷干预与银行业对信托引致需求的事实依据26-33
- 3.3 利率管制与银行业对信托的引致需求机理分析33-35
- 3.4 利率管制与银行业对信托引致需求的事实依据35-38
- 4 政府干预、金融引致需求与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实证分析38-50
- 4.1 实证方法简介38-40
- 4.2 相关指标选取40-41
- 4.3 样本选择及数据说明41-42
- 4.4 信托行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42-48
- 4.5 实证分析小结48-50
- 5 结论与对策50-54
- 5.1 本文结论50
- 5.2 对策建议50-54
- 参考文献54-57
- 附录57-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平;谈当前信托业的发展思路[J];济南金融;2001年06期
2 张志忠;信托业在我国的发展和法律规范[J];西安金融;2001年11期
3 郑苏平,张建民,戴萍;抓住机遇 规范发展——浅谈信托投资公司在新条件下的规范发展[J];金融纵横;2001年10期
4 李明璋;;信托市场崛起在即[J];资本市场;2001年10期
5 ;中经开信托投资公司被撤销[J];管理科学文摘;2002年08期
6 张悦;信托若干概念辨析[J];商业研究;2002年07期
7 罗军;对信托投资公司的反思和展望[J];财经科学;2002年S2期
8 张华强;从信托公司的整顿中看今后我国信托业的发展[J];海南金融;2003年10期
9 丁昌锋,盖永光;谈中国信托业的发展模式与全面再造[J];济南金融;2003年09期
10 钟加勇;信托业面临第六次整顿[J];商务周刊;2004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世亮;;谈当前我国信托业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2 王旭;;信托公司收益承诺法规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莉芳;;信托业的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分析[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郑,
本文编号:373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37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