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政府引导产业重组基金设立研究
本文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政府引导产业重组基金设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目前产业结构和产能过剩的问题突出,兼并重组被视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政府引导的产业重组基金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投资方式,被期望可以实现设立的政策目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本文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理论分析政府引导产业重组基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从而回答政府引导的产业重组基金是否促进、如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在总结国内外基金运行经验的基础上,以产能过剩行业为例,根据产业发展现状设计出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重组基金运行模式。本文从理论上分析政府引导的产业重组基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从政府引导的产业重组基金对企业的微观效应出发,完整分析了政府引导的产业重组基金对企业的影响,以此产生产业效应,积累到宏观,最后一起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并从我国钢铁行业产业结构急需调整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发展政府引导钢铁产业重组基金的必要性,在借鉴国内外以往政府引导基金以及产业重组基金运行的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的政府引导钢铁产业重组基金的具体运行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发现政府引导产业重组基金在微观上通过投资行为着眼企业,通过事前选择,事后扶持,提升企业并购后整合的效果,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加,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从而实现行业内技术进步,实现规模效应,提高了产业生产率和行业利润率;在宏观上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的同时,通过对劳动力进行培训实现劳动力向更高生产率产业部门的有效转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基金运行经验,应根据不同的产业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基金运行模式。而钢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2015年钢铁行业被工信部评为严重产能过剩行业之一,从产业重要性和调整的急迫性而言,都适合作为试点行业,因此立足于钢铁行业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政府引导钢铁产业重组基金的设计方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起设立母基金,资金募集除了财政资本外,还要通过对社会资本提供保底收益,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主要与地方政府联合参股投资于钢铁产业重组子基金。根据我国钢铁行业情况,子基金应分省分情况建立,对技术水平不同的钢铁企业设立不同的子基金,根据具体投资项目中钢铁企业的不同情况引入不同类型的社会投资机构,提供不同的收益方案以增加吸引力。同时政府为了保证政府引导产业重组基金充分发挥其产业结构调整的功能,还应制定有引导作用的财政税收政策、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规范市场环境帮助基金退出。
【关键词】:产业重组基金 政府引导基金 产业结构调整 钢铁行业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1.3;F832.5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引言11-1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2 研究内容12-13
- 1.3 研究方法13-14
- 1.4 预计的创新点14-15
- 2 文献综述15-21
- 2.1 产业结构调整及影响因素15-17
- 2.1.1 产业结构调整15
- 2.1.2 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15-17
- 2.2 产业投资基金与政府引导基金17-19
- 2.2.1 产业投资基金概念与意义17
- 2.2.2 产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与运作模式17-18
- 2.2.3 政府引导基金的概念、意义及运作模式18-19
- 2.2.4 产业投资基金中政府的作用19
- 2.3 关于产业投资基金与产业结构调整19-20
- 2.4 文献述评20-21
- 3 国内外经验借鉴21-29
- 3.1 国外产业重组基金经验借鉴21-23
- 3.1.1 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重组基金21-22
- 3.1.2 洲日韩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重组基金22-23
- 3.2 国内政府引导基金经验借鉴23-28
- 3.2.1 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现状23-26
- 3.2.2 政府的作用26-27
- 3.2.3 我国引导基金存在的问题27-28
- 3.3 小结28-29
- 4 政府引导产业重组基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29-35
- 4.1 微观层面29-31
- 4.1.1 价值创造效应29-30
- 4.1.2 技术创新效应30-31
- 4.2 产业层面31-32
- 4.2.1 技术进步效应31-32
- 4.2.2 规模经济效应32
- 4.3 宏观层面32-35
- 4.3.1 引导资本积累效应32-33
- 4.3.2 就业效应33-35
- 5 方案设计:政府引导钢铁产业重组基金35-48
- 5.1 我国钢铁行业分析35-36
- 5.2 发展政府引导钢铁产业重组基金的重要性36-38
- 5.3 政府引导钢铁产业重组基金的定义38-39
- 5.4 政府引导钢铁产业重组基金组织设计39-41
- 5.5 政府引导钢铁产业重组基金运作模式41-48
- 5.5.1 政府引导钢铁产业重组基金资金募集41-44
- 5.5.2 政府引导钢铁产业重组基金投资模式44-45
- 5.5.3 政府引导钢铁产业重组基金管理模式45-47
- 5.5.4 政府引导钢铁产业重组基金退出机制47-48
- 6 主要结论与建议48-50
- 6.1 结论48
- 6.2 建议48-50
- 参考文献50-52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2-54
- 学位论文数据集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云南医药产业重组:最后的博弈[J];当代医学;2006年07期
2 徐宗祥;;中央政府在产业重组中的价值取向及角色定位[J];求索;2010年05期
3 盛为友;核心竞争力:石化产业重组的战略轴心[J];中国石化;1999年10期
4 江孝成,杨红心;企业与产业重组的出路探索[J];河南科技;2001年05期
5 刘洪德,刘希宋;我国汽车产业重组趋势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06期
6 乔彬,张陈文;跨区域产业重组的政策管理框架[J];经济师;1999年01期
7 倪桂英;产业重组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林业企业;2001年03期
8 严武;关于我国产业重组问题的思考[J];江苏商论;2003年01期
9 张文魁;对我国产业重组问题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0年02期
10 王自力,刘伦武;对产业重组与国有资产布局调整的思考[J];企业经济;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忠河 摘编;产业重组不是国资“一统天下”[N];中国冶金报;2009年
2 记者 唐柳杨;汽车产业重组险途[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3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教授 常修泽;产业重组不应国资唱“独角戏”[N];江苏经济报;2009年
4 记者 梁帅;亮“黄牌” 工信部加速汽车产业重组[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刘冰;产业重组让高职教育做大做强[N];中国企业报;2010年
6 记者周吉虹;产业重组成为扭亏法宝[N];工人日报;2003年
7 记者 龚雯 姜峗;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重组[N];人民日报;2009年
8 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总经理 史生文;优化区域布局 产业重组整合[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3年
9 包斯文;上海钛合金产业重组见成效[N];中国矿业报;2001年
10 郭玉林;加入WTO后政府应介入产业重组[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雯;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政府引导产业重组基金设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王英;我国汽车产业重组和整合的对策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政府引导产业重组基金设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7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48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