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票型公募基金与QFII的投资风格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股票型公募基金与QFII的投资风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股票型公募基金 投资风格 金融改革 收益对比
【摘要】:从2002年QFII制度实施开始,今年已经是施行的第十四个年头了。在这十四年里,QFII的规模的壮大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是2011年前的稳步提升阶段,然后是从2012年开始的飞速发展阶段,截止2015年11月QFII已经累计获批了790.99亿美元的额度,已经成为了我国证券市场上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与国内传统的第一大机构投资者股票型公募基金一起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两位参与者。所以对它们的投资风格进行比较探索,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我国QFII制度的发展历程,同时对比了印度、台湾等国家和地区QFII制度的发展情况。相比之下,我国的QFII制度开始较严,现在正在一个逐渐放松的阶段。其次是本文的第一个核心内容,研究了QFII和国内股票型公募基金投资风格,发现在熊市阶段,两者的投资风格比较类似,都更倾向于持有防御型板块的股票,但是公募基金对风险的偏好更高,在熊市阶段探底之后也会果断改变风格,转向激进型,勇于抄底;在牛市阶段,QFII坚持了自己一贯的投资策略,偏好防御价值型,不会因为市场的疯狂而做出改变,而公募基金则迅速转变了风格,更加偏好激进型板块的股票,对超额的收益有更高的渴望。在比较了熊市和牛市两大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风格的异同之后,接下来对比了两者进年来的投资收益,希望可以以此看到这种投资风格究竟谁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获得了更高的收益。在接下来的比较中,看到了QFII的表现更加优秀,大部分时间的收益都超过了公募基金,不过公募基金在最近的2015年彻底超过QFII,也希望这是公募基金走向成熟的开始。最后对两者的投资风格及收益情况进行总结,并对股票型公募基金和QFII制度的发展进行展望和建议。
【关键词】: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股票型公募基金 投资风格 金融改革 收益对比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1 绪论7-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7-10
- 1.1.1 研究背景7-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2.1 国际方面10-11
- 1.2.2 国内方面11-13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13-15
- 2 QFII制度的国内发展历程与国际经验15-20
- 2.1 我国QFII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制度分析15-18
- 2.1.1 我国QFII的发展历程15-16
- 2.1.2 我国的QFII制度16-18
- 2.2 QFII制度国际比较18-20
- 2.2.1 国外的外资机构准入资格认定18
- 2.2.2 投资额度和范围的限制18
- 2.2.3 对QFII的外汇管理18-20
- 3 QFII与公募基金在熊市牛市中的投资风格偏好20-34
- 3.1 研究方法的介绍20-22
- 3.2 研究结果分析22-32
- 3.2.1 研究时期的选取22
- 3.2.2 研究样本的选取22-23
- 3.2.3 实证结果的对比分析23-32
- 3.3 研究结果总结32-34
- 4 QFII与公募基金业绩实证研究及差异分析34-39
- 4.1 QFII与公募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34-37
- 4.1.1 QFII基金 2009—2015年度业绩实证分析35-36
- 4.1.2 公募基金 2009—2015年度业绩实证分析36-37
- 4.2 QFII与公募基金业绩差异总结及原因探究37-39
- 4.2.1 QFII与公募基金历年基金业绩差异37
- 4.2.2 QFII与公募基金业绩差异原因总结37-39
- 5 总结与展望39-41
- 5.1 本文总结39-40
- 5.2 相关建议40-41
- 致谢41-43
- 参考文献43-45
- 附录:45-54
- 附录 1:我国公募基金2013年一二季度持仓板块比例45-47
- 附录 2:我国公募基金2015年一二季度持仓板块比例47-50
- 附录 3:QFII2013年一二季度持仓板块比例50-51
- 附录 4:QFII2015年一二季度持仓板块比例51-52
- 附录 5:公募基金2009年-2015年每月收益(单位:%)52-53
- 附录 6:QFII2009年-2015年每月收益(单位:%)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琴;;中国投资者为何青睐股票型新基金[J];大众理财顾问;2009年12期
2 赵迪;;病态的基金市场 边缘化的股票型基金[J];股市动态分析;2013年44期
3 陈碧舟;凌学文;;阐述在我国现阶段股票型基金中的分散化投资策略[J];现代商业;2007年16期
4 魏雅;;大火爆炒,还是小火慢炖——投资股票型基金的风险浅谈[J];产权导刊;2007年07期
5 玉姬;;买基5虑[J];大众理财顾问;2007年10期
6 ;市场调整不妨买债券[J];商业文化;2008年08期
7 龙先文;;我国指数型基金与股票型基金投资业绩比较分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3期
8 胡建明;;股票型基金的发展与思考[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9 王玉宝;贾昌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业绩持续性分析[J];经济纵横;2012年07期
10 翁晟;;上半年股票型基金业绩点评[J];大众理财顾问;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鑫水;嘉实主题新动力 三日募资近10亿[N];证券时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良;股基占今年新发基金近八成江山[N];中国证券报;2009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曹乘瑜;股票型分级基金或推创新产品[N];中国证券报;2012年
4 记者 吴晓婧;股票型基金发行“边缘化” 市场资金“活水”逐月走低[N];上海证券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曹淑彦 黄淑惠 实习记者 常仙鹤;股票型基金发行有望升温[N];中国证券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姚进;股票型基金表现更胜一筹[N];经济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姜业庆;市场回暖 股票型基金发行升温[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8 婕 宁;买股票还是买股票型基金?[N];证券日报;2005年
9 陈岚桦;股票型基金投资价值凸现[N];海南日报;2005年
10 项泽华;股市回暖驱动股票型基金升温[N];北京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赖叔懿;中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绩效综合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肖奎喜;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生;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D];兰州大学;2016年
2 冯玉杰;基于DEA模型的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投资绩效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蒋俊姣;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分级基金业绩分析报告[D];河北金融学院;2016年
4 程勇;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投资风格漂移及其对绩效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5 杜军罕;我国股票型公募基金与QFII的投资风格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6 罗珍;关于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杨唤;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惯性现象与反转现象的实证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8 唐婧;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持股偏好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白云;中国股票型基金评级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朱文淼;股票型分级基金的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58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55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