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物业管理 服务能力 评价体系 FAHP 灰色多层次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民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在大家对办公、居家的环境和质量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物业管理行业迎来了很大的市场机会和发展前景。但由于我国物业管理行业起步晚、历程短,相比于国外已经比较成熟的物业管理,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还稍显稚嫩。我国物业管理市场乱象丛生,各企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消费者在良莠不齐的物业管理企业面前难以选择,我国物业管理行业既面临良好发展前景也面对诸多挑战。要想推动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首要任务是提高物业服务能力,而提高物业服务能力的前提是要能准确识别和评估物业服务能力的水平,进而才能针对性的加以改进,这也是论文的研究重点。论文大量查阅、收集、整理物业管理相关理论文献和资料后,对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现存问题都做了概述,并对物业管理服务能力的定义、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相关说明;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服务能力为评价目标,以物业管理企业为评价主体,构建了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并对评价体系内容和评价流程进行了相关说明;之后,论文结合物业管理行业性质及行业发展情况,从企业维度、业主维度和社会维度展开分析,构建出物业管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求取评级指标体系权重;最后,论文引入实际案例,用灰色多层次法对案例企业进行实际评价分析。论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用的方法,构建出较为科学实用的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可作为物业管理企业评估自身能力水平并制定企业发展方针的辅助工具,这对于推动物业管理企业甚至物业管理行业的良好发展都有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物业管理 服务能力 评价体系 FAHP 灰色多层次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33.4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9
- 1 引言9-23
- 1.1 研究背景9-15
- 1.1.1 物业管理发展历程9-10
- 1.1.2 物业管理发展现状10-13
- 1.1.3 物业管理存在问题13-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9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7-19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19-20
- 1.3.1 研究目的19
- 1.3.2 主要内容19-20
- 1.4 研究意义20-21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21-22
- 1.5.1 研究方法21
- 1.5.2 技术路线21-22
- 1.6 本章小结22-23
- 2 物业管理服务能力评价理论综述23-33
- 2.1 物业管理内涵及特征23-26
- 2.1.1 物业管理的内涵23-24
- 2.1.2 物业管理的特征24-26
- 2.2 物业管理服务能力评价体系26-31
- 2.2.1 评价体系及评价流程26-27
- 2.2.2 评价对象27
- 2.2.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27-28
- 2.2.4 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理论28-29
- 2.2.5 评价方法比选29-30
- 2.2.6 灰色多层次法理论30-31
- 2.3 本章小结31-33
- 3 物业管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3-49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34-43
- 3.1.1 指标选取来源34-39
- 3.1.2 指标选取原则39
- 3.1.3 初选评价指标体系39-41
- 3.1.4 初选指标的筛选及修正41-43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43-48
- 3.2.1 物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43-44
- 3.2.2 评价指标体系释义44-48
- 3.3 本章小结48-49
- 4 物业管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49-59
- 4.1 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步骤49-51
- 4.2 物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求取51-57
- 4.2.1 确定一级指标权重51-54
- 4.2.2 确定二级指标权重54-56
- 4.2.3 物业管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56-57
- 4.3 本章小结57-59
- 5 物业管理服务能力评价方法及标准59-63
- 5.1 灰色多层次法步骤59-61
- 5.2 评价标准制定61-62
- 5.3 本章小结62-63
- 6 物业管理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实证分析63-69
- 6.1 实证研究对象选取及简介63
- 6.1.1 实证研究对象选取63
- 6.1.2 实证研究对象简介63
- 6.2 灰色多层次法实例评价过程63-67
- 6.3 评价结果及改进措施67-68
- 6.3.1 评价结果分析67
- 6.3.2 改进措施67-68
- 6.4 本章小结68-69
- 7 结论与展望69-71
- 7.1 结论69
- 7.2 评价体系应用前景69-70
- 7.3 展望70-71
- 致谢71-73
- 参考文献73-77
- 附录 177-79
- 附录 279-86
- 附录 386-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华;企业竞争的计策谋略[J];工厂管理;2000年02期
2 赵智敏;企业竞争获取优势十强策[J];会计之友;2000年11期
3 陈绍辉,曲强;企业竞争十策略[J];企业研究;2000年05期
4 杨娟;企业竞争新方式——合作竞争[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5 孙选中;占有“商机”:企业竞争的制高点[J];中国工商;2000年03期
6 昊宪和;;围绕核心能力创造企业竞争优势[J];市场营销导刊;2000年03期
7 杨娟;企业竞争新方式——合作竞争[J];理论探讨;2001年01期
8 高慧,毕飞;论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J];情报杂志;2001年09期
9 白亚鹏;人才竞争:企业竞争的核心[J];创造;2001年12期
10 朱玉泉;树立最大价值理念 培育企业竞争优势[J];工厂管理;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易;夏自谦;;企业竞争模拟在经济管理实训中作用思考[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洪理芳;;创新构筑企业竞争优势[A];第二届(2002年度)中国农机论坛文集[C];2002年
3 吴建利;;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切入点[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4 于淑娥;丁金胜;;对企业创新的思考[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陈丽洁;;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和对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6 王鹏;;新时期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7 徐鸣;;论企业中的虚拟资本及其管理创新[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黄易;夏自谦;;企业竞争模拟在经济管理实训中作用思考[A];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C];2011年
9 卢欣荣;;浅谈“以人为本”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10 李献发;解庆柱;;饲料企业如何做到以客户为中心[A];2008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方达科汇、行业领先基金经理 冯波;回归企业竞争的本质[N];证券时报;2012年
2 毛建国;企业竞争不应异化为“招待竞赛”[N];广州日报;2013年
3 刘凌林;企业社会责任不同阶段有不同内涵[N];中国企业报;2003年
4 蔡秀丽;“湘”企业和企业家是这样炼成的[N];中国企业报;2005年
5 中共中央党校 张蔚萍;一把开启现代企业竞争之门的钥匙[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6 徐殿龙;战略缺失导致中国企业难长寿[N];天津日报;2005年
7 王茂林;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8 闫夫军;企业需打造的七大核心能力[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何志毅;企业与和谐社会[N];经济观察报;2006年
10 郝文书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北京靠山居集团董事长;呼唤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N];人民政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志岩;企业创新能力的重构:增长与迭代[D];浙江大学;2015年
2 乔德健;民营企业适应力及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曾永江;基于企业家能力的企业成长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石高宏;企业的性质:从企业家角度的透析[D];西北大学;2004年
5 董俊武;企业的本质、性质与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黄如良;企业与居民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钢;基于企业基因视角的企业演化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吴光飙;企业发展分析:一种以惯例为基础的演化论观点[D];复旦大学;2003年
9 侯丽敏;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创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军;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青;动态环境下我国自主品牌车企竞争行为的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魏海滨;企业管理者的道德判断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3 贾长敏;风险视角下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4 黎莹;中国横向整合企业的区域市场之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塔娜;管理变革、知识更新、认知模式改变与公司CFO转型[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孙少帅;电子商务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7 蒲娟;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企业竞争下减排策略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祖君丽;中小型零售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周长;G企业ERP实施的问题及解决方案[D];苏州大学;2015年
10 聂婷婷;企业内部要素协同和创新绩效[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88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58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