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任与股价崩盘风险
本文关键词:社会信任与股价崩盘风险
【摘要】:本文以我国2000-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地区社会信任水平和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联系,以及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这种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公司股价在未来崩盘的风险越小。这说明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抑制了管理层隐藏坏消息的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信任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仅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和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存在。本研究不仅从学理上揭示了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而且为监管部门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提供了决策参考。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股价崩盘风险 社会信任 隐藏信息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项目“基于攀比动机的高管薪酬自利行为研究:影响机理、表现形式与经济后果”(14XJA630002) 全国会计科研课题重点项目“会计信息的宏观预测价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015KJA026) 西南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公平偏好、薪酬比较与在职消费激励效应研究”(JBK1407087)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股价的“暴涨暴跌”在各国资本市场都不鲜见,从2015年6月开始,我国A股市场频现“千股跌停”和“全线飘红”即为一例。“暴跌”即股价崩盘,使投资者的财富在短时间内“蒸发”,信心受挫,继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危害实体经济。因此,探究股价崩盘风险形成的内在机理,以及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春阳;安文军;;现代市场经济对社会信任的积极推动作用[J];企业导报;2009年01期
2 竹立家;;重申社会信任[J];中国改革;2009年12期
3 陈立新;;浅淅重建社会信任的必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9期
4 董立人 ,董立民;发挥《论语》调节力量 强化社会信任意识[J];上海企业;2003年04期
5 李丽;;市场经济与社会信任的双向建构[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白春阳;;论现代市场经济对社会信任的内在需求[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曲志玮;;修复社会信任的循环“断链”[J];经营管理者;2010年24期
8 王志强;;社会信任危机与当代中国[J];改革与开放;2011年06期
9 秦志斌;;浅析现代市场经济对社会信任的内在需求[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8期
10 翟艳;;浅谈现代市场经济对社会信任的内在需求[J];财会研究;2010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凌云;鲁元平;;所属领域:制度经济学腐败、社会信任与居民主观幸福感[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赵文龙;王夏峥;;社会信任与社会交往的研究初探——基于“2009年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西安数据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李静雅;胡荣;;城市居民社会信任的构成及影响因素[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史宇鹏;李涛;丁彦超;;政府行为与社会信任: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徐延辉;;社会资本与道德生产力[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东霖;;基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信任缺失问题研究[A];民生建设与公共事业发展研究——基于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和改善民生途径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井世洁;杨宜音;;中国民众社会信任感的阶层及区域特征[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年
8 苏令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资本的支撑性要素[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杭生;当社会信任出问题的时候[N];北京日报;2007年
2 程铁军;增进社会信任 促进社会和谐[N];安徽日报;2009年
3 辽宁社科院研究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沈殿忠;务必重构社会信任[N];辽宁日报;2012年
4 韩哲;重建社会信任,,贵在法律被尊重[N];北京商报;2013年
5 湖北武汉高校教师 刘义昆;用制度重建社会信任[N];重庆日报;2013年
6 刘义昆;遏制权力失控 重建社会信任[N];济南日报;2013年
7 广东 编辑 禹海君;“失主不信”折射社会信任裂痕[N];法制日报;2013年
8 顾远 特约撰稿人;社会信任的失去与重建[N];东方早报;2011年
9 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杨大力;社会信任的政治基础[N];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记者 孙行之;重建社会信任需要“共情心”[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才生;社会信任的基础:一种制度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2 谢宝婷;社会信任的困境与基础[D];上海大学;2011年
3 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永飞;和谐社区建设背景下城市居民的现代社会信任现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时斌;信任危机背景下我国社会信任教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娜;电子商务中大学生社会信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范凌霞;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社会信任的影响及其演化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5 刘静文;社会信任视角下的网络动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盼;社会信任的建构:一种非营利组织的视角[D];武汉大学;2005年
7 雷金星;广西社会信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阳振华;当代中国社会信任的危机与重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陆凤娟;农村社会信任现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裴斐;我国转型期的社会信任危机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15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61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