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处置“僵尸企业”的进展、困境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11-03 00:33
本文关键词:我国处置“僵尸企业”的进展、困境及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僵尸企业"主要出现在传统重化工业和部分新兴产业,究其原因客观上是受全球经济形势走低和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影响,但从主观上看是由我国不完善的市场体制和政府过度干预行为造成的。"僵尸企业"危害巨大,轻则将使产能过剩问题不断恶化,浪费社会资源,导致市场不公;重则将会在债务、生产、就业等方面产生连锁反应,引发系统性风险。处置"僵尸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上一阶段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延续和升级。立足我国特殊情况,应加强调研摸底工作,全面评估和科学界定"僵尸企业";发挥市场机制清退"僵尸企业"的积极作用;严格执行企业退市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置路径。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僵尸企业 产能过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分类号】:F279.2
【正文快照】: 当前,国际社会对“僵尸企业”并没有权威定义,仅是各国家、地区和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根据某个时期特有的发展环境、发展趋势、发展要求将满足一定条件的一类企业归为“僵尸企业”。“僵尸企业”一词最早是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航空业出现的一批负债累累和需要救助企业的描述。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IN词[J];中国品牌;2013年10期
2 ;“僵尸企业”成了经济的拖油瓶[J];资源再生;2012年09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和静钧;僵尸企业何以还魂?[N];中国经营报;2009年
2 记者 刘琼;潜在风险变成实际危机 僵尸企业该不该救?[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3 韩哲;僵尸企业的成本,没那么简单[N];北京商报;2014年
4 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 金海年 姚余栋 周健男;防止“僵尸企业”蔓延成“僵尸经济”[N];中国证券报;2014年
5 莫开伟;应让僵尸企业“寿终正寝”[N];证券时报;2014年
6 莫开伟;优化经济结构须有僵尸企业退出机制[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本文编号:1133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133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