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4 12:13
本文关键词:我国上市公司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报告的目标逐渐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同时随着公允价值的引入,传统的净利润已无法完全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求,针对这些新要求,国际上权威性的专家开始探索新的收益模式,由此,综合收益开始走入我们的生活,逐步形成了综合收益的新理念。研究综合收益相关问题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状况,降低投资风险。为了与国际接轨,提高会计准则的先进性及科学性,综合收益理念被引入我国。2009年我国颁布的会计准则首次提出综合收益的列报问题。最近一次有关综合收益内容的变动是在2014年,有关财务报告修订后的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利润表中正式增设了综合收益总额和其他综合收益两个项目,并将部分原本计入到其他资本公积中的项目改记到其他综合收益中,这也愈发突显出综合收益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对综合收益的相关理论进行规范性研究,然后选用2013-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为样本,以价格模型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有:与净利润相比,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较弱,这与本文的假设不符。之所以引进综合收益这个更先进的概念,是因为它应比传统的净利润具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可本文的实际分析结果并非如此。这可能因为我国引进综合收益概念的时间相对较短,综合收益的列报并不十分规范,财务报表相关使用者对其接受程度还比较低。另外,将综合收益分为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比只列报综合收益总额的价值相关性会有所提高。最近这些年,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热衷于研究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问题,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但是尽管部分学者从同一个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在我国会计领域,综合收益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尽管可以从国外的研究中得知综合收益理念更加先进,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综合收益观在实际应用中并不能迅速的被我国应用到实务中,综合收益观的普及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在现阶段的研究中,净利润与综合收益究竟谁的价值相关性更高一些,有关综合收益的问题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等成为热点问题。本文的研究时点恰巧在会计准则修改之后,并且这次修改涉及综合收益列报的相关的问题,所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75;F832.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忠卫;;时间序列上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文献综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年02期
2 王鑫;;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新准则实施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3年10期
3 汪祥耀;鲍梦琦;;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征求意见稿)的相关比较和完善建议[J];会计之友;2012年34期
4 王小力;;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臧秀清;;会计盈余、现金流量与投资价值相关性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年04期
6 谢凌红;;关于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的研究[J];商业会计;2012年02期
7 谢获宝;刘波罗;尹欣;;综合收益内涵与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内容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0年01期
8 汤小娟;王蕾;;全面收益与净利润的信息含量差异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21期
9 郭亦玮;李智慧;;经济收益及其在会计学中的应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杨晓玉;周丹;;论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全面收益理念及其运用[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年10期
,本文编号:1185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185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