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与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2 14:00

  本文关键词: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与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转移 产学研协同 协同创新团队 耗散结构理论 转移模型 转移机理


【摘要】: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效率对于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最终促进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依托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耗散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最后推导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熵变模型并加以分析,以此阐释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机理。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2015002)
【分类号】:F273.1
【正文快照】: 1引言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上升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重点是利用科学发现的成果进行新技术研发。因此,对科学新发现进行技术研发就需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教育部门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1】。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守美;;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亚;;中小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优化模型及实施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琳;科技投入、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付丽娜;工业园的生态化转型及生态效率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3 杨成湘;我国劳资关系集体协商制度实施、评价及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徐召红;智力资本、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庞乐乐;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端旭;基于人才争夺的知识获取策略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年02期

2 杨志锋,邹珊刚;知识资源、知识存量和知识流量:概念、特征和测度[J];科研管理;2000年04期

3 陈昆玉,陈昆琼;论企业知识协同[J];情报科学;2002年09期

4 叶培华;徐宝祥;;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研究[J];情报杂志;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培华;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涌现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肃省科研方式实施重大转型 首批建设10个左右科技创新团队[J];甘肃科技;2006年10期

2 廖萍;;构建和谐环境 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7年20期

3 陈礼达;;建设创新团队 推动科学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12期

4 黄志斌;张传东;;科技创新团队和谐关系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6期

5 杨道富;谢鸿根;;试谈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09期

6 孙继英;;基于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J];经济师;2010年01期

7 朱薇;;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一些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6期

8 ;杭氧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J];深冷技术;2010年03期

9 李良俊;张娟;;我国高校创新团队的发展沿革及其激励特点[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1期

10 王丽丽;卢小君;;大学创新团队成员心理契约与知识共享[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建;苏燕;;普通医学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探讨[A];首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庞玉芬;张力;刘效良;;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3 王兆华;;浅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4 宋丹;;创新文化与创新团队精神[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5 陈劲;项杨雪;柳宏志;;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高校创新团队建构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梁宁霞;李志光;王捷;赵俊;王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设立“创新团队工程”的背景与思考[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蔡家琪;徐进;;上海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状况及发展趋势[A];发展篇——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十辑[C];2004年

8 牛建昭;李_g;;组建创新团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创新团队”简介[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创新团队项目投标喜讯[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10 ;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创新团队项目投标喜讯[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曾国平 李雪松;创新团队——培养学习力、提升创新力的理性选择[N];光明日报;2006年

2 通讯员 杨勇军邋记者 张淑芹;宁夏:15个科技创新团队授牌[N];科技日报;2008年

3 记者 陈栋邋范杉姗;我区首次向15个科技创新团队授牌[N];华兴时报;2008年

4 特约记者 浙组;浙江三年打造三百个省级重点创新团队[N];中国人事报;2008年

5 宋茜;组建首批优秀科技创新团队[N];江西日报;2008年

6 记者 王依友 通讯员 姜金宇;路桥建设创新团队壮大人才队伍[N];台州日报;2008年

7 记者 祝蕾 通讯员 李月明;优秀创新团队每年可获30万元扶持[N];济南日报;2009年

8 记者 钟燕平;中国农科院将建百个科技创新团队[N];农民日报;2009年

9 记者 宋茜 实习生 周庆亮;首批41个科技创新团队出炉[N];江西日报;2009年

10 ;关于推进优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施细则[N];淄博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丽丽;大学创新团队成员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怡然;高校创新团队信任构建及其影响绩效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王艳杰;战略性大学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4 蔡德章;基于成员合作的高校创新团队组织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李尚群;创新团队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小晖;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学习机理与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朱学红;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心理契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张宝生;基于知识网络的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知识流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常玉;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2 廖佚;我国高校创新团队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王彦超;社会资本、企业创新团队建设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4 佟露;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杨胜;构建研究生创新团队,,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D];重庆大学;2009年

6 褚田芬;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张蔷蔷;地方高校省级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8 侯映霞;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田甜;学生创新团队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晓亮;我国创新团队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14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214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a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