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夹层资本、契约条款治理机制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发布时间:2018-01-18 05:14

  本文关键词:夹层资本、契约条款治理机制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出处:《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混合所有制 夹层资本 契约条款 治理机制


【摘要】:本文结合公开市场发行夹层资本案例和定向发行夹层资本融资并购案例,提出夹层资本契约条款理论分析框架。从国有企业角度借鉴现有夹层契约条款,质性划分条款类型并挖掘不同融资并购情形下条款背后的治理机制。首先,本文将通过划分契约条款设计"主动权"的归属,明晰国有企业面对不同类型投资者的决策力量。其次,承接"主动权"思想,将条款质性划分为激励性、保护性和抑制性,解析其背后隐含的公司治理功能。最后,从条款角度为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提出使用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case of open market mezzanine capital issue and mezzanine capital financing M & 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mezzanine capital contract clause. From the angl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e can learn from the existing mezzanine contract terms. Qualitative division of clause types and excavation of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behind the terms in different financing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Firstly, this paper will design the ownership of "initiative" by dividing contract clauses. To clarify the decision-making power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fa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vestors. Secondly, to undertake the idea of "initiative", to divide the qualitative nature of terms into incentive, protection and inhibition. Final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laus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enterprises involved in the reform of the mixed ownership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F275;F275
【正文快照】: 自1997年起,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发展以股份制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政策,发展以股份制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但以股权方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祝继高;张乔;汤谷良;;可转换债券:融资工具还是制度安排——基于贝恩资本投资国美电器可转换债券的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5期

2 张高擎;廉鹏;;可转债融资与机构投资者侵占行为——基于华菱管线可转债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继高;张乔;汤谷良;;可转换债券:融资工具还是制度安排——基于贝恩资本投资国美电器可转换债券的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5期

2 高闯;郭斌;;创始股东控制权威与经理人职业操守——基于社会资本的“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7期

3 丁立章;;可转债发行的利率选择动因分析——以雅戈转债为例[J];财会通讯;2013年20期

4 萧端;;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1期

5 萧端;;推动可转换债券发展的现实思考[J];理论探讨;2010年05期

6 董旭;包楠;;可转债条款设计与三方博弈均衡[J];会计之友;2014年14期

7 谢舟;;可转债运作中机构参与公司治理的分析[J];特区经济;2010年10期

8 李莉;曲晓辉;肖虹;;R&D资本化选择动机与影响因素——来自高新技术行业的经验证据[J];税务与经济;2012年05期

9 罗进辉;;机构投资者持股、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来自2005-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投资研究;2013年01期

10 张全栋;;企业杠杆收购的法律问题研究[J];企业研究;2014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奕均;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机构投资者与公允价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史晓明;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宏来;可转换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及其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萧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刘耀中;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鲍继业;期权博弈下可转换债券定价与统计套利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鲍继业;期权博弈下可转换债券定价与统计套利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蒋艳;基于资本保全的可转债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帅星;机构持股对投资者权益保护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董峰;机构投资者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赵强;当前可转换公司债券价格特性实证分析[D];青岛大学;2012年

4 齐立云;国美电器资本运作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5 陈亦新;创始股东与私募投资者的控制权争夺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陈辛慈;杠杆收购在我国企业并购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徐明辉;创始人与投资人控制权争夺的多案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8 何施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后绩效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9 张廷玉;融资方式与恶性增资[D];天津商业大学;2014年

10 左璐;我国境外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方式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屈文洲;林振兴;;中国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动因:“后门权益”VS“代理成本”[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8期

2 张纯;吕伟;;机构投资者、终极产权与融资约束[J];管理世界;2007年11期

3 张高擎;廉鹏;;可转债融资与机构投资者侵占行为——基于华菱管线可转债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S1期

4 何佳,夏晖;有控制权利益的企业融资工具选择——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5 王冬年;王瑜;;可转换债券在公司连续融资中作用机理的研究——以万科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会计研究;2007年02期

6 杜金岷;黄勇民;;我国可转换债券转股条款设计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田玲;左斐;;巨灾风险债券的契约条款设计机制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蔡大顺;;契约社会化视野下契约条款之解释[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3 姚铮;王笑雨;程越楷;;风险投资契约条款设置动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02期

4 郭艳,蔡敏,胡波;风险投资对投资工具和契约条款的运用[J];社会科学家;2004年02期

5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褚爱芳;托运货物丢失,如何赔偿?[N];江苏法制报;2005年



本文编号:1439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439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0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