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风险约束下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基于川北返乡农民工创业案例的比较
本文关键词: 生计风险约束 返乡农民工 创业 生计发展 出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家庭的资源禀赋和生计情景是研究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的关键要素,据此提出"生计风险约束"的概念作为分析工具。通过案例比较的方法,以返乡农民工家庭的创业实践为例,研究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与结果。研究表明:返乡农民工创业后会再生产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的生计风险。再生产出的生计风险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形成资金、经营和技术三个方面相互勾连的强生计风险约束。恰当的区位选择、多元化经营和人力资本投资是软化生计风险约束和降低生计风险的主要策略,此时,返乡农民工家庭行为遵循风险规避的理性逻辑。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对促进家庭生计持续与发展具有良好作用;创业失败则依据风险最小的生存理性逻辑进行二次生计方式选择。
[Abstract]:Family resource endowment and livelihood scenario are the key elements of the study of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home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Based on this, the concept of "livelihood risk constraint" is put forward as an analysis tool, through the method of case comparison. Taking the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of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hom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and results of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home. The study shows that: after returning migrant workers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they will produce macroscopically again. Livelihood risk on the three levels of meso and micro. The livelihood risk produced by reproduction has a greater risk, forming strong livelihood risk constraints and appropriate location choice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capital,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Diversification an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re the main strategies to soften the constraints of livelihood risk and reduce livelihood risk. The family behavior of returning migrant workers follows the rational logic of risk aversion. The failure of starting a business is based on the survival rationality logic of minimum risk to choose the second way of livelihood.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政府治理中的‘试点制’研究”(15YJC810024)
【分类号】:F279.27
【正文快照】: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创业是当前返乡农民工家庭生计方式的新选择。[1]在微观层面上,返乡创业是一种发展性的生计方式,创业成功对于家庭的生计延续和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宏观层面上,返乡创业是对农民传统生计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对于理解和推进农民、农民工转型具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岑桂芳;朱焕辉;林瑞青;;珠三角经济一体化下的大学生创业实践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20期
2 李宏;;高校知识产权资源与大学生创业项目相结合的商业模式研究——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年06期
3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鲁铨;省女企业家协会夏季品果会暨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长顺举行[N];贵州日报;2010年
2 蔡晓楠;搭建“绿色通道” “村官”基层掀创业热潮[N];南充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张艳丽 记者 刘洁;哈尔滨女企业家搭起女大学生岗前培训平台[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4 通讯员 李宁;市郊首家乡镇级创业实践基地在江桥启动[N];东方城乡报;2010年
5 团市委副书记 申勇;抓住“三个关键”投身第三次创业实践[N];伊春日报;2011年
6 刘磊 记者 李天然;5年实现实名制就业8万人[N];大连日报;2011年
7 孙鹤 本报记者 刘巍;成就创业梦想[N];吉林日报;2011年
8 记者 潘秀慧;捋袖学种菜 增强真才干[N];温州日报;2009年
9 记者 靳淑琴 通讯员 王奠邑 许亚峰;浮山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实践基地建成[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乔明亮 通讯员 王奠邑 许亚峰;浮山县: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实践基地[N];山西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秀梅;大学衍生企业新事业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55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45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