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簇协同复杂性及关键界面识别
本文关键词: 创业团队簇 复杂协同机理 协同有效性 关键界面识别 出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满足复杂情景下多团队创业过程中界面协同涌现性分析及管理需求,围绕创业型团队的创业创新交互特征,从群体、环境、机会和能力4个维度梳理了实现创业团队簇协同的界面结构。解读动态创新环境下多主体共同创业衍生的协同有效性非线性涌现属性及内涵,从共生共赢、动态适应、系统全局3个层面提出创业团队簇界面协同有效性涌现机理。在此基础上,改进常规DEMATEL方法,构建能够满足复杂情景下多重决策导向判定需求的关键影响界面识别方法,并面向某一混合所有制创新型企业开展案例应用分析。案例应用结果表明,该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有效、可行,对复杂合作情景下多主体协同效应涌现属性解析评价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more complex scenarios in the process of entrepreneurial team collaborative interface emergence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innovative interactive features around the entrepreneurial team from the community, environment, opportunity and ability combing the 4 dimensions of the interface structure to realize cluster collaboration. The emergence of entrepreneurial team attributes and connotation of cooperative effectiveness of the nonlinear multi-agent interpretation of dynamic innovation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the joint venture derived from symbiotic win-win, dynamic adaptation, 3 aspects put forward the system global entrepreneurial team collaborative effectiveness of the emergence mechanism of cluster interface. On this basis, the improvement of conventional DEMATEL method, the construction can meet the interfa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key influence of multiple decision oriented demand determine complex situations, and for a mixed ownership innovative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case analysis case.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analysis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the cooperation situation more complicated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principal synergy effect has som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03106,71563024,71263031)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项目(2014cx05) 昆明理工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KKSY201508039) 管理与经济学院热点(前沿)领域科研支撑计划项目(QY2015051)
【分类号】:F279.2;F272.92
【正文快照】: 0引言笔者前期研究[1]表明,创新团队管理主体间从属关系会对客体要素的结构与功能涌现产生主导影响。在创新团队承担的课题复杂性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交叉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为有效解决现有研究存在的视角单一、目标可持续性差、多边界属性认识不足、多主体复杂交互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成磊;朱跃云;段万春;孙新乐;;多方案DEMATEL的偏好交互与融合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年22期
2 史容;傅利平;殷红春;;创业效能感对创业意向的多重效应——不同创业动机中介作用的比较[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3 吴建祖;曾宪聚;赵迎;;高层管理团队注意力与企业创新战略——两职合一和组织冗余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年05期
4 程钧谟;王琪琪;宋美玲;朱振中;;基于成本收益的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重复博弈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年01期
5 许成磊;段万春;;混合非结构MAGDM的决策导向一致性检验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年23期
6 蔡俊亚;党兴华;;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高管团队特征和市场动态性的影响[J];管理科学;2015年05期
7 时运涛;徐挺;张聪群;;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图的关系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4年06期
8 张波;谢阳群;何刚;邵康;;跨边界信息资源共享及其在企业创业过程中的作用分析[J];情报杂志;2014年11期
9 谢晖;段万春;孙永河;;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创新团队管理——界面系统关键要素辨识[J];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07期
10 周锋;孙卫;张颖超;尚福菊;;创业团队自省性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创业环境动态性的中介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成磊;王鼎;段万春;;创业团队簇协同复杂性及关键界面识别[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年05期
2 徐占东;陈文娟;;大学生创业特质、创业动机及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年02期
3 陈亚洲;孙福明;宋杰;;博弈视角下产业供应链成型研究[J];吕梁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4 许成磊;朱跃云;段万春;孙新乐;;多方案DEMATEL的偏好交互与融合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年22期
5 屈佳英;;资源可获得性认知与企业成长绩效关系研究——创业导向的中介作用[J];科技与管理;2016年04期
6 王彤;;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跨界服务信息安全技术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年06期
7 葛宝山;谭凌峰;生帆;;信息环境下中国创业研究的演进趋势——基于LCOR模型的文献分析[J];情报科学;2016年05期
8 吴成程;;创业自我效能特征及影响因素探究[J];现代商业;2015年36期
9 何明霞;张炜;杨维琼;;团队领导行为对团队自省的影响机理研究——任务依赖性与任务例行性的调节效应[J];中国劳动;2015年20期
10 时运涛;张聪群;;民营企业持续创业机制研究[J];中国发展;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成磊;段万春;;混合非结构MAGDM的决策导向一致性检验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年23期
2 贾虎;崔毅;;创业学习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路径和机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9期
3 秦志华;赵婧;胡浪;;创业决策机理研究:影响因素与作用方式[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03期
4 尹志超;宋全云;吴雨;彭嫦燕;;金融知识、创业决策和创业动机[J];管理世界;2015年01期
5 魏江;权予衡;;“创二代”创业动机、环境与创业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09期
6 杜元伟;杨娜;;基于DSmT的DEMATEL改进新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年21期
7 张玲;;创业学习、创业意愿与创业知识的关系——基于远程教育学生的实证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杜海东;刘捷萍;;创业导向对不同类型创新的影响:市场导向的中介和调节[J];管理评论;2014年03期
9 安舜禹;蔡莉;单标安;;新企业创业导向、关系利用及绩效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4年03期
10 谢晖;段万春;孙永河;;基于直觉模糊偏好信息的群组DEMATEL决策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启元;创业团队是不是合久必分[J];科技创业;2003年09期
2 范伟军;注重和加强创业团队建设刻不容缓[J];科技创业;2003年Z1期
3 谢作渺;如何留住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J];当代经理人;2004年06期
4 宋克勤;关于创业团队问题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02期
5 张小明;合伙创业系列篇之三:成功的创业团队是如何打造的?[J];成才与就业;2004年19期
6 张小明;合伙创业系列篇之四:如何避免创业团队过早“夭折”[J];成才与就业;2004年20期
7 ;如何组织创业团队[J];人才资源开发;2005年10期
8 彭烨;创业团队合久必分?[J];人才资源开发;2005年05期
9 武勇;;创业团队分裂的原因及建议[J];企业活力;2006年08期
10 李书文;;“创业论语”系列之五 创业团队:共苦不能同甘?[J];销售与市场;2008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孟晓斌;王重鸣;谢小云;;基于共享心理模型的创业团队动态适应能力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唐素萍;施磊;;创业团队冲突对战略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杨俊;;创新还是模仿: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与冲突特征的角色[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田莉;;新技术企业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机制研究—基于创业团队先前经验构成的观点[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烨;创业团队:合久必分?[N];中国经营报;2003年
2 彭烨;创业团队是不是合久必分[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吴铭;创业初期如何组织创业团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4 景素奇;防止创业团队分裂的十大法宝[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5 记者 杨文;谭慷团队入选“国家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N];山西日报;2010年
6 杨沫 张欢;山大商院创业团队跻身“全国大赛”50强[N];太原日报;2010年
7 记者 刘慧敏 通讯员 甘泉 周红梅;保税区出新政吸引高端科技创业团队[N];宁波日报;2012年
8 资深行业专家 原北京国大副总经理 赵阳;创业团队缘何合久必分[N];21世纪药店;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庆环;“那是蚂蚁”:本科生的创业团队[N];光明日报;2013年
10 记者 罗娟;二十个大学生公益创业团队获支持[N];工人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年军;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刚;创业团队风险决策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周劲波;多层次创业团队决策模式及其决策绩效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金泉;创业团队构成异质性、互动质量与创业绩效的关系[D];复旦大学;2010年
5 张振华;创业团队胜任力结构与创业绩效关系的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冰;创业团队异质性、团队氛围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代光伦;国企创业绩效实现机理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立华;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团队建设[D];山东大学;2006年
2 秦明青;科技型新创企业创业团队社会资本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蒋树强;创业团队声誉与组织合法性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4 翟书蓉;中信大东公司创业失败案例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琦;创业团队人际信任受损、团队创业精神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6 薛文婷;交互记忆系统、团队主动性对创业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7 张守红;基于团队视角的裂变型创业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8 李婉婷;高校毕业生科技创业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董海真;基于创业团队的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10 李楠;大学生创业团队新创互联网企业战略选择及成长模式[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64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464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