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财政投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对接研究
本文关键词: 财政投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与经济发展对接 出处:《经济研究参考》2017年4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刺激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然而,由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存在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培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扶持、对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财政补贴、对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活动支持的不足,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的不利,需要政府以各种财政投入支持。本文认为,通过增加对教师的培训投入,培养创新创业教师的科研能力、丰富创新创业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落实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财税优惠政策,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搭建风险投资与创新创业成果对接平台等健全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支出体系,有助于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对接。
[Abstract]: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key to promot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stimulat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financial subsidy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ubation base, and the insufficient support for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As a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needs a variety of financial support.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by increasing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cultivat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Enrich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teachers, through tax relief and financial subsidies to implement the financial and tax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stablish a platform for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venture capital and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achievements docking platform and other sound public service expenditure system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辽东学院;
【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研究”(项目编号:JG16DB1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279.2;F812.45;G647.38
【正文快照】: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动力都发生了转变,其中,经济发展动力由原来的资源驱动转为现在的创新驱动,科研人员成为了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的主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则是推动科研人员进行创新的一剂良药。同时,2017年两会指出:推动部分地方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培华;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思考[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邓洁,徐卫;大学生离“盖茨梦”究竟有多远——由大学生创业实战引发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10期
3 欧清华;浅析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2期
4 肖红伟,姜敏,廖翔;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3期
5 李新生;;论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建设[J];经济师;2005年12期
6 罗尧成;刘彬;;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5期
7 ;“大学生公益创业培训”启动[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8 ;关于进一步做好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J];四川劳动保障;2007年05期
9 潘锋;韩畅;;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发展;2007年08期
10 张蕾;;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曦;;刍议毕业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若干问题[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2 张武军;谢辉;曹辉;刘临;;德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特点及启示[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4 武毅英;;机遇和挑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策略与思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向建;郭晓勤;;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及对策探究——以西南某高校为例[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社建;努力促进大学生创业[N];广西政协报;2005年
2 拓玲;我市多举措鼓励学子创业[N];西安日报;2008年
3 张聪;创业,大学生就业的新选择[N];中国信息报;2008年
4 王自然;浓墨重彩谱写创新创业新篇章[N];大众科技报;2008年
5 张志明邋实习生 陈宇 通讯员 邹海强;财政投入“圆梦工程”,大学生创业喜逢政策甘霖[N];海峡财经导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魏琳;“三服务”助推我省大学生创业创新[N];江苏科技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晓霞邋本报实习生 王艳;创业基地,大学生“圆梦”的摇篮[N];陕西日报;2008年
8 王晓磊 茆琛;多重问题困扰大学生创业[N];西部时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林志文;大学生创业期待天时地利人和[N];中国妇女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詹奕嘉 郑天虹;广东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仅0.25%[N];经济参考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军;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刘刚;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元梅;大学生创业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池雷丹;昆明市在校大学生创业态度、准备行为与其相关因素调查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3 魏娴;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时丽红;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5 张乐记;印尼大学生创业政策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亚星;社会性服务业领域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7 陆居权;武汉市大学生创业政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4年
8 王曼恬;大学生创业政策及其执行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9 高绍伟;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10 李路路;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73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47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