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知识型员工可雇佣性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三项交互的调节效应模型

发布时间:2018-02-14 06:38

  本文关键词: 可雇佣性 创新行为 雇佣方式 回避失败倾向 出处:《软科学》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探讨可雇佣性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及调节作用。统计分析发现:可雇佣性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比于长期雇佣,可雇佣性对短期雇佣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同时,回避失败倾向、雇佣方式和可雇佣性的三项交互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显著。
[Abstract]: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employabilit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employees' innovation behavior, compared with long-term employment, employabilit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employee innovation behavior, compared with long-term employment, employabilit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employee innovation behavior. The positive effect of employability on short-term employees' innovation behavior is more significant, meanwhile, the tendency to avoid failure, the interaction of employment style and employability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employee's innovation behavior.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72083、71272097) 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5A224)
【分类号】:F27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国学;;可雇佣性开发状况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5期

2 张弘;曹大友;;雇佣保障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员工可雇佣性的调节作用[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11期

3 王益宝;胡秀东;;可雇佣性理论综述[J];北方经济;2011年16期

4 叶心宇;;中小企业人才瓶颈与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解构[J];企业经济;2014年02期

5 刘静;聂晶;邱海滢;;大学生可雇佣性缺失的内源性及化解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10期

6 周颐;;企业人力资源新衡量视角——员工可雇佣性[J];商场现代化;2009年01期

7 张小兵;邹鑫;;基于可雇佣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8 宋蕾;;浅析可雇佣性的内涵、发展历史及其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8期

9 郑桂红;;治理知识型员工流失的新视角——提高员工可雇佣性[J];中国市场;2011年01期

10 谢晋宇;;可雇佣性开发:概念及其意义[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静;大学生可雇佣性的结构及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刘明月;企业员工自我感知可雇佣性对结果变量的影响效应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3 苏雅英;知识型人才自我感知可雇佣性、工作不安全感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4 乐美谦;新生代员工的可雇佣性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职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5 张星;“卓越工程师”人才可雇佣性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12年

6 吴聪;知识型员工可雇佣性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3年

7 张婷婷;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大学生可雇佣性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汪娟;员工可雇佣性与组织承诺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祁银霜;高层管理者可雇佣性、情感承诺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10 凡志洋;员工可雇佣性、职业成长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10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510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e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