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产业安全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出处:《管理评论》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对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从理论层面展开,缺乏实证分析,尤其缺乏对新兴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在深入分析产业安全内涵及高技术产业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产业安全的动态多维测量指标,建立了高技术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对2007-2014年中国17个高技术产业的136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现实竞争力、产业特征、要素环境三个潜变量通过影响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产业安全产生显著影响。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内资企业竞争力两个潜变量对产业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Abstract]: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ustrial safety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lacking of empirical analysis, especially the research of emerging high-tech industries.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industrial safe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tech industries, The dynamic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ment index of industrial safety is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gh-tech industry safety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PL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136 sets of data of 17 high-tech industries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14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 latent variables of industrial real competitiveness,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ctor environment influenc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industry. I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ndustrial safety, while the industri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industrial safety.
【作者单位】: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673190)
【分类号】:F27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孟刚;;产业安全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J];招商周刊;2007年25期
2 成思危;;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确保产业安全[J];招商周刊;2007年27期
3 马有才;赵映超;;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兼论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的特点[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2期
4 刘一飞;;国外有关产业安全的经验及教训[J];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04期
5 曾明经;;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年20期
6 刘冲;;外商投资与产业安全维护问题——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7 胡国强;;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3年04期
8 高松婷;胡朗;;国内产业安全研究前沿评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10期
9 昝欣;;产业安全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升华[J];生产力研究;2010年11期
10 刘德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提高我国产业安全度的对策[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言信;;论中央企业重组规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莉;傅鹏程;王鲁滨;金鑫;;我国企业债券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潘东旭;查冬兰;;上市公司诚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2011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蔡志坚;张智光;;长三角乡镇企业信息化影响因素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马庆国;;中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关键问题[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陈敬燮;;校办高技术产业初探[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蔡莉;马淑文;;高技术产业初始规模形成机理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8 张诚;朱东华;赖院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监测分析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洪转;赵强强;;基于加权灰关联的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评价[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张红梅;匡暑炎;闫慧杰;;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分地区动态评价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巧 实习记者 刘方圆;加强产业安全研究,提升产业竞争实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牛建宏;维护产业安全央企将发挥积极作用[N];人民政协报;2012年
3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我国产业安全形势严峻[N];中国工业报;2010年
4 王宇 张洁;于广洲:我国企业扩大对外开放要做好“四个注重”[N];经理日报;2007年
5 郭春丽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宏观院体改所);外资并购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原因透析[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李军国;外资过度并购将损害我国产业安全[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7 山西山煤宁武晋海洗煤有限公司 赵云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探究[N];山西科技报;2014年
8 郝前进 王淼薇 复旦大学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企业生存发展及其影响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记者 黄世钊;明年高技术产业确定八大重点[N];法治快报;2006年
10 杨洁;我国高技术产业取得新成就[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冶;FDI与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2 许箫迪;高技术产业生态位测度与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丁绪辉;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闫超;基于耦合理论的高技术产业金融供给侧改革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5 冯冰;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6 汪芳;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左莉;高技术产业二次孵化模式及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魏芳;基于产业组织的高技术产业成长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董洁;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评价及其战略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单元媛;高技术产业融合成长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弛;股权联盟产业安全形成机制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李晓丹;外资并购对我国产业控制力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徐淼;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杨妍春;基于外资并购的产业安全审计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5 姜为娟;外资在华并购的产业安全规制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6 傅婧;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7 苏升;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8 刘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周迁;企业微博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赵鑫;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10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510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