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门槛回归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产学研合作 切入点:技术创新 出处:《华东经济管理》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准确地评价产学研合作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科学推进意义重大。文章采用2009-201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从企业内、外部研发的互动模式视角,实证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强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强度和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折线对应关系。当产学研合作强度小于门槛值时,产学研合作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当产学研合作强度越过门槛值后,促进作用明显削弱,但并未呈现负向阻碍作用。因此,企业产学研合作应是基于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的合作,这就证明了,在产学研合作中,以企业为主导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Abstrac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r enterprises. This paper uses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bove the scale of China from 2009-2014 to use the nonlinear 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R & D interaction model,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cientific advancement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This paper empirically studies the threshold effect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intensity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inearly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intensity and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and when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intensity is less than the threshold,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significantly promote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When the intensity of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exceeds the threshold, the promoting effect is obviously weakened, but it does not present a negative hindranc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rather than the substitute relationship, which proves that in the industry-study-research cooperation, enterprise-oriented is the only way to maximize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江苏省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BR2016050) 江苏省软科学研究项目(BR2016006)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SJD381) 江苏省创新经济研究基地项目(18380H802) 江苏省科技思想库基地项目(1813800007)
【分类号】:F273.1;F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保林;张铭慎;;地区市场化、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J];科学学研究;2015年05期
2 刘克寅;宣勇;池仁勇;;企业创新管理中内、外部R&D投入的互补性研究——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据分析[J];科研管理;2015年04期
3 王晓亚;谢思全;;R&D投入、产学研合作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年04期
4 王鹏;张剑波;;高校创新投入、产学合作与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产出——基于我国十三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10期
5 吴友群;赵京波;王立勇;;产学研合作的经济绩效研究及其解释[J];科研管理;2014年07期
6 樊霞;陈丽明;刘炜;;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倾向得分估计研究——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实证[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02期
7 原毅军;于长宏;;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互补还是替代?——关于企业技术能力“门限”效应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2年12期
8 刘炜;马文聪;樊霞;;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2年12期
9 白俊红;李婧;;政府R&D资助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效率视角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1年06期
10 樊霞;何悦;朱桂龙;;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补性关系研究——基于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的实证[J];科学学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潇颖;卫平;李健;;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研究——基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微观调查数据[J];科研管理;2017年08期
2 郭泉恩;孙斌栋;;高校知识溢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区域的空间计量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7年04期
3 许晓飞;李遵白;;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绩效研究——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制造业企业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7年15期
4 王德祥;李昕;;政府补贴、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投入[J];财政研究;2017年08期
5 潘镇;戴星星;李健;;政治基因、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创新的可持续性[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6 由雷;王伟光;;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经济问题探索;2017年07期
7 蒋伏心;季柳;;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门槛回归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7年07期
8 刘婷婷;;R&D投入、创新机制与经济增长——新技术指标体系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南开经济研究;2017年03期
9 胡国恒;刘玉伟;;政府扶持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吗[J];财会月刊;2017年18期
10 于志军;杨昌辉;白羽;彭张林;;成果类型视角下高校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海燕;;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08期
2 曾萍;邬绮虹;;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年02期
3 樊霞;陈丽明;刘炜;;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倾向得分估计研究——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实证[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02期
4 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2013年01期
5 原毅军;于长宏;;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互补还是替代?——关于企业技术能力“门限”效应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2年12期
6 李梅芳;赵永翔;唐振鹏;;产学研合作成效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合作开展与合作满意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2年12期
7 罗亚非;王海峰;范小阳;;高校R&D投入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国际比较[J];科研管理;2012年04期
8 周青;杨伟;马香媛;;浙江企业产学研合作主体性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04期
9 申绪湘;韩永辉;;产学研合作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非参数方法[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2期
10 李世超;;产学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案例研究的概念模型与解释[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森林;再谈企业技术创新[J];中华纸业;2000年09期
2 ;企业技术创新要计成本[J];中华纸业;2000年10期
3 森林;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J];中华纸业;2000年11期
4 齐红倩,杜妍;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2期
5 刘建青;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辩证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6 车驾明;美国如何扶持小企业技术创新[J];价格月刊;2000年04期
7 刘文燕;技术创新之我见[J];经济师;2000年06期
8 叶槿根,夏从亚;论企业的技术创新[J];经济师;2000年07期
9 胡胜华;强化市场意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J];经济师;2000年07期
10 李岫;企业·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文;;技术创新的意义、内涵和环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聂忠良;;坚定不移地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陈坤木;;论制度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杜跃平;王开盛;;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王世章;冀红玲;;技术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马成才;;构建生产力促进发展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胡文效;;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公司发展[A];2000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晶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探讨[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夏保华;;关于工程技术创新的若干思考[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建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和思路[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任华哲 郑鸣;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的重构[N];光明日报;2003年
3 景柱 曾广波 彭福扬;把生态追求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N];人民日报;2003年
4 本报评论员;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N];人民日报;2005年
5 杜小娟;技术创新,,主导医药的明天[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辛酉;让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助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张峰;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的动力[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万丹;技术创新问题研究述评[N];人民日报;2006年
9 李士;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的联系与区别[N];学习时报;2006年
10 余鹏;攀冶机电分公司技术创新重实效[N];中国冶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怀伏;技术创新溢出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仲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边云岗;企业技术创新错误系统分析与消错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4 杨唯一;农户技术创新采纳决策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靖;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及其匹配状态的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国丽娜;中国政府间接资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党国英;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8 罗明新;企业高管政治关联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任劭U
本文编号:1561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561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