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战略选择的调节作用
本文选题:企业社会责任 切入点:企业声誉 出处:《科研管理》2017年07期
【摘要】:企业应充分结合自身战略发展需要,制定与之相符的企业社会责任行动准则,以满足利益相关者诉求和社会期望,从而提升企业声誉。本文以ISO26000和GRI指南为基础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八个维度,对中国203家企业进行调研并获得相应的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探讨多元化和专业化战略下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经济责任对情感声誉、环境责任对认知声誉影响不显著外,其他责任维度对企业声誉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选择多元化战略的企业,践行经济责任对企业认知声誉的提升有较为显著影响;而选择专业化战略的企业更倾向于在劳动实践、公平运营、消费者责任、责任治理、环境责任和社区发展六个方面有良好的表现,从而提升企业声誉。研究结论不仅为企业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依据,而且有助于提高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性。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stakeholders and social expectations, enterprises should fully integrate their own strategic development needs and formulat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action guidelines in line with them. This paper divid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o eight dimensions on the basis of ISO26000 and GRI guidelines, investigates 203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obtains corresponding data, and adopts the method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corporate reputation under the strategy of diversific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except for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to emotional reputation,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gnitive reputation. Other dimensions of responsibilit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rporate reputation, among which, the choice of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of enterprises, the practice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has a mor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omotion of 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the enterprises that choose the specialized strategy tend to have good performance in six aspects: labor practice, fair operation, consumer responsibility, responsibility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conclusion not only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helps to improve the materialit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71202105)(2013.1-2015.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6YJC630095)(2016.8-2019.8) 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W2014022)(2014.1-2017.12)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6lslktglx-05)(2016.1-2016.12)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L13CGL024)(2013.1-2016.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UT15RW115)(2015.1-2016.12)
【分类号】:F27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兰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培育企业声誉[J];公关世界;2004年10期
2 黄晓红;企业声誉的内涵、形成及效应[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华勋;企业声誉比业绩更重要[J];企业文化;2005年01期
4 斯特凡·斯特恩;;企业声誉:未雨绸缪远离麻烦[J];青年记者;2006年23期
5 赵锡锋;;对企业声誉评价研究的综述[J];价值工程;2007年04期
6 李志强;;企业声誉的建设与维护[J];经营与管理;2008年02期
7 孟丽彦;;恪尽社会责任 提高企业声誉——让企业成为社会的公民[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4期
8 符加林;;企业声誉的七大效应[J];北方经贸;2008年09期
9 张世新;张敏;;基于企业声誉理论的品牌价值提升[J];商场现代化;2009年35期
10 魏洪茂;;企业声誉与消费者忠诚度关系浅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晏国祥;;中国企业声誉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耿筱丹;毕楠;;基于供应链视角的企业声誉价值创造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丁艳;企业声誉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2 伟 大;维护企业声誉成为中国CEO工作核心内容[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黄海川;企业声誉和盈利能力[N];经济观察报;2004年
4 王从军;名声的价值[N];中国质量报;2006年
5 益普索大中华区营销传播总监 王青云邋益普索(中国)研究副总监 贾艳丽;企业声誉,你管理得如何?[N];中国经营报;2008年
6 记者 柳德新;首个企业声誉监测报告出炉[N];湖南日报;2008年
7 王晶;企业参加公益有助声誉提升[N];中国妇女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勾晓峰 实习生 李峥;企业声誉靠利益相关者维护[N];经济参考报;2006年
9 本版编辑邋益普索 苏菲;在重大事件中管理企业声誉[N];中国联合商报;2008年
10 晓瑗;美国企业声誉排行榜出炉[N];人民邮电;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吴娅雄;不同产品伤害危机情景中原有良好企业声誉的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欧阳哲;危机情境下企业声誉对利益相关者行为反应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张杨;中国企业声誉结构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孙莹;企业人格视域中的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和芸琴;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6 金序能;中介企业声誉形成机理及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徐双庆;企业声誉对消费者忠诚影响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8 孙立阳;基于态度理论的企业特征、企业声誉与企业绩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春香;新办高科技企业声誉、风险投资获得与技术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锡锋;企业声誉及其价值评估[D];山东大学;2007年
2 谢海雷;危机反应策略对企业声誉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朱薇;基于声誉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策略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4 武敏;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对企业声誉的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5 董超;老字号企业声誉及其驱动因素、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6 王芳羚;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声誉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7 展晓宁;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资产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熊娜娜;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江西省餐饮行业企业声誉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9 杨芙蓉;消费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对顾客契合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10 李思奇;企业声誉对重大盈余意外发生及其市场反应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81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681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