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需求波动管理下的“低端锁定”生成图景
本文选题:需求波动管理 切入点:产能升级投资 出处:《软科学》2017年01期
【摘要】:在对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活动进行时间维度解构基础之上,采用完全信息动态斯塔克伯格博弈模型,对跨国公司需求波动管理下本土代工企业升级早期的低端锁定生成过程进行剖析。结果发现:跨国公司需求波动管理条件下,有升级能力的代工企业进行灵活生产投资是较产能升级投资更有吸引力的博弈选择,除非有超过阈值的适当政府协助,否则理性代工企业不选择产能升级投资,这是大部分本土代工企业陷入升级早期低端锁定的根本原因。同时,各类成本和需求分布的变化对代工企业固定和灵活生产投资数量以及均衡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ime dimension deconstruction of upgrading activities in global value chain, the complete information dynamic Stackberg game model is adopte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w end locking generation process of local contract enterprises in the early stage of upgrading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MNCs' demand fluctu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NCs' demand fluctuation management, flexible production investment by contract enterprises with upgrading ability is a more attractive game choice than capacity upgrading investment, unless there is appropriate government assistance beyond the threshold.Otherwise, rational contract companies do not choose to invest in capacity upgrading,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why most local contract companies fall into the low end lock in the early stage of upgrading.At the same time, the changes of cost and demand distribution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fixed and flexible production investment and equilibrium profit of contract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103113) 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项目(PII)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3]号)
【分类号】:F27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胡大立;刘丹平;;中国代工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成因及其突破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23期
2 杨水利;易正广;李韬奋;;基于再集成的“低端锁定”突破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6期
3 胡大立;;我国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诱因及其突围[J];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02期
4 刘维林;;产品架构与功能架构的双重嵌入——本土制造业突破GVC低端锁定的攀升途径[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1期
5 康志勇;;禀赋结构、适宜技术与中国制造业技术的“低端锁定”[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6 卢福财;胡平波;;全球价值网络下中国企业低端锁定的博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0期
7 时磊;;制造业技术“低端锁定”和升级困境的摆脱——Lucas“人力资本”模型的修正与深化[J];中国经济问题;2006年05期
8 高峻峻,王迎军,郭亚军,吕芹;供应链管理模型的分类和研究进展[J];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05期
9 张龙,宋士吉,刘连臣,吴澄;供需链管理中合同定量研究及其发展[J];控制与决策;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开刚;厉飞芹;;基于价值网络理论的旅游空间开发机理与模式研究--以浙江省特色小镇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年02期
2 丁蕾;张所地;;跨国公司需求波动管理下的“低端锁定”生成图景[J];软科学;2017年01期
3 程文先;樊秀峰;;全球价值链双重嵌入对中国贸易附加值率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4 郑方;彭正银;;基于关系传递的结构嵌入演化与技术创新优势——一个探索性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年01期
5 刘磊;;水环境治理与产业生态化:困境与路径[J];党政干部学刊;2016年12期
6 钟耕深;;战略转型与制造业升级——第九届中国战略管理学者论坛综述[J];经济管理;2016年12期
7 张培;梁丽霞;;价值网络关系结构跃迁中知识共享模式演变[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23期
8 任保全;刘志彪;任优生;;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内生原因及机理——基于企业链条抉择机制的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6年05期
9 王江涛;宋璐君;余建军;;模块化理念下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年23期
10 范子杰;张亚斌;彭学之;;基于上游延伸的中国制造业GVCs地域特征及变化机制[J];世界经济;2016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鹏;;分工均衡演化视角下发展中国家模块化陷阱演进及其跨越[J];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10期
2 丁宋涛;刘厚俊;;垂直分工演变、价值链重构与“低端锁定”突破——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年05期
3 胡国恒;;制度红利、能力构建与产业升级中“低端锁定”的破解[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辛娜;;我国外贸企业突破GVC低端锁定的路径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5 沈于;安同良;;再集成:一种“模块化陷阱”——基于演化视角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2期
6 程晓静;;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产业升级策略[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10期
7 王清;;“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探析[J];生产力研究;2011年06期
8 吴义爽;蔡宁;;我国集群跨越式升级的“跳板”战略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0期
9 刘明宇;骆品亮;;基于长尾理论的品牌手机集成创新与山寨手机模块创新比较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年04期
10 李晓华;;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产业格局的重构——以“山寨”手机的崛起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雪飞;;谈如何应对快速消费品需求波动[J];经营管理者;2009年24期
2 张浩清;服务营销中的需求波动及其管理[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孙焱林;中国民间投资需求波动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4年08期
4 贺秋硕;;我国收入不平等、金融发展和消费需求波动的实证研究:1978~2001[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2期
5 陈慧;;抚平电信服务需求波动[J];中国电信业;2005年04期
6 刘勤,顾岚;中国货币需求波动研究——广义可塑最小二乘法及其推广[J];统计研究;1998年03期
7 郭佳;陈功玉;;零售商需求波动条件下供应链信息分享价值[J];系统工程;2010年02期
8 杨来科;转轨时期我国总需求波动的特征与机理[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姜再勇;我国最终需求波动的危害、原因及治理——兼论当前市场疲软问题[J];吉林财贸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10 ;如何应对“需求波动”[J];医学美学美容;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于立宏;;需求波动下买方垄断电力企业的后向一体化[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王丹云;快速响应“十万火急供货” 当好后盾:适应需求波动[N];中国冶金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田新元;北京人才需求波动将影响全国格局[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弗雷德里克·阿伯内西(FrederickH.Abernathy)、约翰·邓洛普(JohnT.Dunlop)、贾尼丝·哈蒙德(JaniceH.Hammond)、戴维·韦尔(DavidWeil);精益零售时代的库存管理[N];深圳商报;2004年
4 光大证券研究所 赵雪桂;五大因素影响汽车总需求波动[N];经济观察报;2005年
5 钟芳;美国纺服市场还有多少空间?[N];中国贸易报;2008年
6 本期执笔 杨青;感悟“和谐”[N];中国工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立宏;需求波动下的中国煤电产业链纵向安排与经济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钟学燕;信息系统的需求波动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魏Z,
本文编号:1727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72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