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上海大都市区物联网产业集聚与空间演化

发布时间:2018-04-12 20:49

  本文选题:物联网 + 区位选择 ; 参考:《人文地理》2017年03期


【摘要】:新兴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对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有直接的影响,厘清新兴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和区位选择规律对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和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本文分析了上海市物联网企业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特征,结果发现初创期物联网企业在郊区集聚,随后向郊区其他区域扩散,并呈现出从单极向多极集聚转变的空间演化进程。通过构建负二项回归探究上海物联网企业的区位选择因素,结果表明制度因素和企业集聚效应对企业区位选择有重要影响。在产业发展初创期,企业区位选择受政府管制和市场机制双重影响,其中制度因素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在随后的兴起期,产业集聚效应对新企业的入驻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Abstract]: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diffusion of emerging technology industrie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metropolitan areas.It is of great policy significance to clarif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location choice of emerging technology industri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merging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the adjustment of spatial structure in metropolitan areas.In this pape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anghai IOT enterprise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IOT enterprises gather in the suburbs, then diffuse to other suburban areas, and present the spatial evolution process from unipolar to multipolar agglomeration.By constructing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ocation selection factors of Shanghai Internet of things enterpri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stitutional factors and enterprise agglomeration effect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location selection of enterprises.In the initial stag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choice of enterprise location is affected by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market mechanism, among which institutional factors play a key role, and in the subsequent rising period,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has a strong attraction to new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29001,4137117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840010)
【分类号】:F276.44;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磊;付建荣;;美国大都市区尺度上的工业区位研究[J];人文地理;2015年02期

2 李德瑜;邹沛思;贺灿飞;;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与空间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09期

3 张晓平;孙磊;;北京市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12年10期

4 陈衍泰;程鹏;梁正;;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四维度因素分析——以中国风机制造业为例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年08期

5 宋周莺;刘卫东;;信息时代的企业区位研究[J];地理学报;2012年04期

6 袁中华;冯金丽;;制度变迁与新兴产业——理论分析与实证[J];经济经纬;2012年02期

7 赵新正;宁越敏;魏也华;;上海外资生产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1年10期

8 刘新艳;何宏金;;新兴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5期

9 姚康;杨永春;;兰州城区制造业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文地理;2010年05期

10 田光进;沙默泉;;基于点状数据与GIS的广州大都市区产业空间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舒馨;杨永春;史坤博;李建新;;乌鲁木齐市制造业时空格局演化[J];世界地理研究;2017年04期

2 赵磊;;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22期

3 董璐;;西安市制造业与从业人数的关联度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年06期

4 刘峥;;科技创新区域集聚对新兴产业作用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7年03期

5 邓羽;;轨道交通站域的城市物质空间更新轨迹与组织模式——以北京为例[J];地理科学;2017年06期

6 林娟;张欣炜;汪明峰;;上海大都市区物联网产业集聚与空间演化[J];人文地理;2017年03期

7 邓羽;陈田;刘盛和;;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05期

8 杨倩;吴雷;;武汉市外资企业的空间布局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年02期

9 杨凡;杜德斌;段德忠;林晓;;城市内部研发密集型制造业的空间分布与区位选择模式——以北京、上海为例[J];地理科学;2017年04期

10 高金龙;陈雯;;转型期中国城市用地结构动态演变及其机理——基于长三角51个样本城市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琪;贺灿飞;史进;;空间集聚、市场结构对城市创业精神的影响研究——基于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数据[J];中国软科学;2014年05期

2 谢祥;汝鹏;苏竣;李建强;智强;;基于技术创新模式的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1期

3 曾志敏;宋雅琴;;中国风电产业大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S1期

4 孙磊;张晓平;;北京制造业空间布局演化及重心变动分解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5 毕秀晶;汪明峰;李健;宁越敏;;上海大都市区软件产业空间集聚与郊区化[J];地理学报;2011年12期

6 马学广;李贵才;;欧洲多中心城市区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实践[J];地理科学;2011年12期

7 肖彬;李海波;;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05期

8 邸元;刘晓鸥;;中国风电产业链的垂直结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9 朱瑞博;刘芸;;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及其自主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10 孙中伟;王杨;;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茜;;物联网骤成产业巨浪 各方大肆追捧恐为时尚早[J];IT时代周刊;2009年Z2期

2 ;浅析物联网[J];中国防伪报道;2009年10期

3 马继华;韩文哲;;物联网的未来会变成“空中楼阁”吗?[J];信息网络;2009年10期

4 ;物联网系列报道之一 理性物联网[J];通信世界;2009年40期

5 李鹏;;物联网发展 标准与应用先行[J];通信世界;2009年40期

6 李鹏;赵经纬;;北邮谢东亮 物联网需两颗红心一种准备[J];通信世界;2009年40期

7 周双阳;;寻找物联网的制高点[J];通信世界;2009年41期

8 张鹏;;物联网,十年涅i,

本文编号:1741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741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f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