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6-11-17 19:41
本文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日期:2014-02-10]
为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的管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有效防范经济犯罪,不仅需要建立一套严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廉政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保障这些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和监督。审计监督不仅限于财务收支的检查,主要是从管理决策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检查、监督和评价。为此,审计检查的重点由过去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向经济责任审计转变。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及其所在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经济责任所进行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其经济责任,促进国有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一般的审计监督活动,它是通过审计被审计单位,在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作出评价的同时,对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经济责任作出评价。因此,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也不同于一般的财务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财务收支状况真实性审计。 任职期间资产质量的审计。 任职期间经营成果审计。 任职期间企业重大经营活动和经营决策审计 任职期间企业经营合规合法性审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成为我国审计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的管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有效防范经济犯罪,不仅需要建立一套严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廉政制度,更主要的是要保障这些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和监督。
市场经济越发展,审计监督越重要。特别在当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速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反腐倡廉的形势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国家审计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了国家政府的重新认识,其自身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是:2011年,审计机关围绕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全面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中,审计机关牢牢把握权力与责任两个方面,着重关注重大经济决策以及经济结构调整、财政管理、土地管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责任履行情况,审计力度不断加大。
同时,经济责任审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不断完善。各省、区、市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各级审计机关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大量的经济责任审计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初步做到了有章可循。
几年的实践看,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整顿经济秩序,保证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被中纪委列为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
三、当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1984年开始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尽管其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一些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
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经几十年,但仍有少数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没有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干部管理方面没有真正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贯穿于监督管理之中,评价和任用干部时不参考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经济责任审计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体系。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前提条件,是领导人员必须事先有明确的经济责任。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普遍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的经济责任管理标准,国家也没有对经济责任的考核评价有比较切实可行的操作规定。因此,在评价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时,审计人员无从下手。
依据标准过时。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在实施绩效评价中多年来一直沿用1999年由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纪委联合发布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其过于偏重财务评价,而对已设置的非财务指标不够完善,对现金流量分析不够重视。
评价指标单一。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根据与企业经济状况相关的财务指标来制定,容易导致一些领导人员急功近利的做法,一味强调短期财务成果,而不愿意进行可能会降低当前盈利目标的资本投资去实现长期战略目标,以至于企业在短期业绩方面投资过多,而较少投资于企业长期的价值创造。
可持续发展能力无法评估。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是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的履职情况进行评价。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大多建立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这些指标在实现企业长期战略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相互之间联系很小。因此,经济责任评价体系不能很好地调动企业领导责任人积极有效地开展可持续发展工作。
审计风险较大,增加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难度。审计人员主要是通过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账簿及相关资料、文件进行查证,而近几年虚假会计信息层出不穷。会计资料的可信度降低,经济活动中违纪违法行为更为隐蔽。
审计力量薄弱,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时效。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时间紧、要求高、责任重、风险大、群众期望值高的综合性审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部门、审计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但目前审计力量的薄弱,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时效。
四、改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有效措施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解决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是摆在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任务。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以审计报告、审计要情等多种形式向领导人员报送,为领导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取得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注、重视和支持。
合理确定审计评价标准,恰当评价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合理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对于恰当评价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至关重要。
推行多向审计承诺制度,明确各方的责任,降低审计风险。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应当建立多向承诺制度,正确区分会计责任、经济责任和审计责任。
注重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水平。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为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作用,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有效利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审计准则,保持职业应有的谨慎性,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水平。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是经济责任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需要知识全面的复合型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会计、金融、税务、管理、法律、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错综复杂,经济责任审计中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界定、评价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加大,审计查证的内容也在不断增加,而且违法乱纪手段的隐蔽性也在不断增强。这就需要审计人员提高自身队伍素质,建立适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一套科学、严谨、规范、易于操作的评价标准和体系,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面临的难点问题,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健康、持续、有效地发展,为促进企业领导干部的正确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发挥积极的作用,逐步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引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努力走出一条经济责任审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李洪.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5);29-30
[2]范晓红.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内部审计,2009,(1);64-65
[3]刘满堂.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J].审计研究,2010,(6):10
作者:张荣梅
会计论文相关标签: 国有企业 经济责任审计
本文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9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7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