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智力资本与企业二元式创新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5 16:09

  本文选题:智力资本 + 二元式创新 ; 参考:《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和知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使用企业资源进行创新活动,获得长期竞争优势成为了学术界和管理界的重要议题。智力资本理论为这些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向。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识别智力资本中不同维度对二元式创新的差异化作用,阐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在企业内应用的现状和趋势,为企业进行智力资本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本文对智力资本和二元式创新的论文进行了整理,阐述二者的内涵、结构和测量方式。同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关于智力资本和二元式创新关系的假设。最后,本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中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对二元式创新的影响。在研究设计上,本文使用定量方法研究智力资本和二元式创新的关系,创新性地使用客观指标测量智力资本和二元式创新并构建相关模型。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测量智力资本,使用专利法测量二元创新,避免了问卷调研存在的"系统歪曲现象"。在研究对象上,参照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方法,采用2013-2015年汽车制造行业8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在研究方法上,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验证智力资本三个维度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对二元式创新两个维度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关系。在对样本进行多元线性分析之后,得到以下结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均对企业探索式创新产生正向影响,智力资本成为影响公司是否进行利用式创新的关键因素。智力资本中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关系资本与探索式创新呈倒U型关系。企业存在最佳关系资本水平。关系资本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导致企业探索式创新下降。基于以上结论,建议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重视智力资本的地位,做好企业智力资本的积累工作。另一方面需要了解创新类型的区分,根据企业自身战略和创新类别,合理分配所需资源。
[Abstract]: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e use of enterprise resources for innovative activities to obtain long-term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academia and management. The theory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provides a new angle and direction for these studi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ial effect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on dualistic innovation, to clarify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the application of exploratory innovation and utilitarian innovation in enterprises, 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enterprises to manage their intellectual capital.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collates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dualistic innovation,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of the two.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e hypothes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dualistic innovation is put forward. Finall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its components on binary innov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s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y means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In the aspect of research and design, this paper uses quantitative metho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dualistic innovation, and innovatively uses objective index to measure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binary innovation and construct relevant models. This paper use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measure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patent method to measure binary innovation, thus avoiding the "systematic distortion"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Shenyin Wanguo industry, 81 listed companies i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2013 to 2015 were used as the research sample. In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s, we us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s to ve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apital in three dimensions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structural capital and relational capital, and the two dimensions of dual innovation, exploratory innovation and utilitarian innovation. After multivariate linear analysis of the sampl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human capital, structural capital and relational capital a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enterprise exploratory innovation,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is the key factor to influence whether the company carries out utilitarian innovation. In intellectual capital, human capital and structural capital positively influence exploratory innovation, and relational capital and exploratory innovation are inversely U-shaped. Enterprises have the best level of relational capital. Relationship capital is too high or too low, will lead to a decline in exploratory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it is suggested that enterprises should, on the one h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tatus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do a good job in the accumulation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On the other hand,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distinction of innovation types and allocate the required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enterprise's own strategy and innovation category.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茹兰;智力资本的投资与价值实现[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郭群;试论智力资本审计[J];广东审计;2000年10期

3 郑日金;经营你的“智力资本”[J];车间管理;2000年03期

4 谭劲松,王朝曦,谭燕;试论智力资本会计[J];会计研究;2001年10期

5 王瑾瑜;智力资本的评估[J];科研管理;2001年05期

6 В·C·戈伊洛,莫皆;论智力资本[J];国外财经;2001年01期

7 张敏;智力资本会计初探[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1年08期

8 潘安成;基于智力资本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9 王勇,许庆瑞;智力资本及其测度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年02期

10 刘茂才;关于智力资本的市场化运作的几个问题[J];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必荣;;智力资本会计的困境与展望[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爽;;基于传统制造业的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肖华芳;万文军;;智力资本披露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李经路;;智力资本测度问题探索[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章丽君;陈建明;;企业竞争与智力资本的管理[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6 邱国栋;朱宇;;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测量智力资本[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王雪荣;阙中园;许婷;王斌;;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中国三类行业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苏方国;甘英英;梁小燕;;城市智力资本指数模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李经路;;智力资本价值贡献问题研究动态[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英男;杜淼;;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翔;有效管理智力资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N];经理日报;2004年

2 齐一蕊;建立智力资本会计的新思维[N];财会信报;2008年

3 记者 马可佳;中外智力资本反差严重 谁低估了无形资产?[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4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党小博;以智力资本建设推动改革进程[N];光明日报;2014年

5 邹凤岭;培育企业“核心智力资本”[N];国际商报;2000年

6 赵宏中;对智力资本的新认识[N];光明日报;2004年

7 记者 陈丹凤;智力资本化势在必行[N];组织人事报;2003年

8 陈光第;智力资本:企业不竭的核心竞争力[N];中国信息报;2008年

9 峰岭;培育“核心智力资本”[N];市场报;2000年

10 记者 贾学颖;我国上市公司过于依赖有形资产[N];中国财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爽;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2 黄豪臣;智力资本价值动因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戴乾文;智力资本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及经营绩效之关联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刘超;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李冬伟;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振宽;战略视角的公司智力资本开发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7 景莉;智力资本与公司价值[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8 饶淑华;智力资本驱动因素及其信息披露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马宁;风险资本协同智力资本的企业价值增值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徐爱萍;智力资本的三维协同机理与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盖娜;基于智力资本的企业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王振霞;智力资本会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张菡;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的智力资本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徐玲芳;高校智力资本的识别、测量和报告[D];江苏大学;2006年

5 张韵;智力资本报告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6 丁岚;智力资本的激励与风险防范[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刘烨;基于企业价值的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8 王平;创业板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9 杨静;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创造路径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10 吴雅云;企业生命周期、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能力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1802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802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3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