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对我国企业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决策影响
本文选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 +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 ; 参考:《吉林建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长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相关产业发展迅猛;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刺激下,挟多年高速发展的巨大惯性,中国建设行业已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亚洲地区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较其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相对的低位。内因与外因共同决定中国建设企业有“走出去”进行基建投资的意愿。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面临着与当今中国相似的问题,他们建立“亚洲开发银行”作为对这一问题的众多解答之一。2013年中国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目的是补充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需求,推动区域互联互通。探究这一新生事物会对中国企业海外基建项目投资决策产生什么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亚投行的性质及其工作流程;通过对参与海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中国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总结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在其成立的几十年间对日本建设企业海外基建项目投资的影响,再结合中国企业海外基建投资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亚行经验预判亚投行将产生的影响因素;最后将影响因素引入供求模型分析亚投行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亚投行将在提供融资、识别风险、居中协调及扶持特殊采购形式四方面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基建投资决策;亚投行对中国企业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决策的影响表述为:加强企业海外基建投资意愿,令企业更为倾向于进行海外基建投资。目前学界少有亚投行对中国企业海外基建项目投资影响方面的研究;参照亚行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也少有学者涉足。本文对这方面研究起到了补充作用,也对目前正处于产能过剩范畴的建设企业决策有一定现实意义。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long-term and stable economic growth, China'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level and related industrie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especially under the stimulus of the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after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with the huge inertia of high-speed development for many years,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en in a state of overcapacity.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is relatively low compared with the level of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jointly determine the willingness of Chines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go out" to carry out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In the 60s of last century Japan faced a similar problem with today's China. They established "Asia Development silver line" as one of the many answers to the problem. In.2013, China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sia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bank, which aims to supplement the investment demand of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Asia and promote regional interconnection and interoperability.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is new thing on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overseas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The nature of the Asian investment bank and its working process are analyze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verseas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he problems and their reasons are analyzed, and the shadow of the Japanese led Asian Development Bank's invest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Japanese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Japan for several decades has been summarized. The main problems facing the overseas capital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Asian investment bank will be prejudged by the Asian investment bank. Finally, the influence factor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supply and demand model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subinvestment bank on the overseas investment decis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four aspects of special procurement on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overseas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the influence of the Asian investment bank on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oversea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as follows: strengthening the investment will of the enterprises overseas, making the enterprises more inclined to invest in overseas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The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investment and the study on this issue with reference to the experience of ADB have also been rarely involved. This paper has played a complementary role in this research and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cision-making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the category of overcapacity.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79.2;F125;F8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家梅,郝宇欣;利用民间资本发展基础设施的几个问题[J];经济纵横;2000年11期
2 程谦;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J];四川财政;2000年10期
3 吴庆;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应该发挥的作用[J];投资研究;2000年12期
4 黄晓明;西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J];城乡建设;2000年10期
5 卢尧;安徽省今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70亿元[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0年04期
6 ;南京今后10年投入1000亿建设基础设施[J];铁道建筑技术;2000年06期
7 小丛;“十五”期间天津将投巨资建设基础设施[J];中国建筑防水;2001年03期
8 吴庆;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应该发挥的作用[J];财政研究;2001年02期
9 杰克·豪夫泊;美国面临基础设施更新费用上涨问题[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年06期
10 王行治;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之我见[J];城乡建设;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欧阳;;谈市政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企业管理)[C];2014年
2 刘玲玲;孙贻超;罗彦鹤;;浅析我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韦丽云;;广西沿边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探析[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代英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若干对策[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5 温桃;项英辉;;促进沈阳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侯军岐;段云娇;;北京市村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管理研究[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基础设施投资民营化问题研究》课题组;马秀岩;;基础设施投资民营化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投融资研究报告》科研课题论文集[C];2008年
8 陈树文;史天娇;;首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管理创新与举措[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9 张军;;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现状与评价[A];2011年冬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8期)[C];2012年
10 徐彦夫;谷小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启动民间投资的探讨[A];迎接新世纪——2000年长春市财政系统科研成果集锦[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廖亮;我市加大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N];新乡日报;2010年
2 如东工商局 杨旭 薛海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推进基层规范化建设[N];江苏经济报;2012年
3 闫党恩;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超前性[N];西藏日报(汉);2012年
4 连振祥;甘肃引导民间资本参建交通基础设施[N];中国建设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袁弘;基础设施项目全面突破 公建配套项目整体推进顺利[N];成都日报;2012年
6 李呈祥 杨荣保;2300多万元助力兴隆基础设施建设[N];承德日报;2013年
7 本报赴老挝特派记者 韩硕 暨佩娟;老挝期盼改善基础设施[N];人民日报;2013年
8 记者 何秋平;我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N];西藏日报(汉);2013年
9 通讯员 张薇;加强气象防灾基础设施建设[N];中国气象报;2013年
10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N];和田日报(汉);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宏恩;转移支付、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下行压力下的政策选择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张海涛;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3 骆永民;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邓淑莲;政府与基础设施的发展[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5 鞠晴江;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6 彭清辉;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周凯;区域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蒋时节;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刘伦武;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10 娄洪;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家容;基础设施市场化供给的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党建令;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要素评价赋值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邱曼京;鄂尔多斯市民间资本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周亚静;中俄两国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对比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郑双保;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6 吴莎莎;基础设施BOT项目特许权期决策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罗佩;西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雷麒;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选择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刘门;甘肃岷县村庄基础设施适宜性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10 陈少阳;PPP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56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056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