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营销决策中的道德强度结构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道德强度 + 道德强度维度 ; 参考:《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年12期
【摘要】:文章以Jones的道德强度理论和灰色营销理论为基础,在灰色营销情境下,从卖方视角实证性地检验了道德强度的维度结构以及其对灰色营销道德决策的影响作用,特别是道德强度维度间交互作用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及多元层次回归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道德强度可以分为六个维度;除后果发生的可能性之外的五个维度对道德判断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除后果的严重性和后果的集中程度之外的四个维度对灰色营销行为倾向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社会共识和后果发生的可能性、亲密度、后果的集中程度之间的交互作用会影响道德判断,社会共识和后果的直接性之间的交互作用会影响灰色营销行为倾向;道德判断会影响灰色营销行为倾向。
[Abstract]:Based on Jones' theory of moral strength and grey marketing theory, 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dimension structure of moral strength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moral decision of grey marke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ler in the context of grey marketing.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imensions of moral intensity.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level regression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llected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ral intensity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dimensions and the five dimensions have direct influence on moral judgment except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onsequences. In addition to the severity of the consequences and the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of the consequences, the four dimension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grey marketing behavior tendency; and social consensu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onsequences, affinit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of consequences will affect moral judgmen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al consensus and the directness of consequences will affect the tendency of grey marketing behavior, and moral judgment will affect the tendency of grey marketing behavior.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关系、参考群体行为和销售人员灰色营销决策”(7130202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BLX2012009;JGTD2015-07)
【分类号】:F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敏,赵友彬;论营销道德建设[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郑冉冉;;重塑营销道德,营造和谐社会——由苏丹红一号引发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6年09期
3 单文盛;;关于网络营销道德问题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6年19期
4 张宏山;;营销道德是企业立足世界舞台的基石[J];商业研究;2007年04期
5 余云珠;;浅谈企业在促销中的营销道德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7期
6 林伟玲;;营销道德影响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J];商场现代化;2007年31期
7 徐兴权;;浅谈加强营销道德建设[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赵静;;论构建企业关系营销道德体系的前提[J];企业活力;2008年06期
9 琚向红;王宁;;我国中小企业营销道德评价体系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年31期
10 刘冬;;由“三鹿事件”引起的营销道德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姜新;;产业链中营销道德问题研究[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苗泽华;薛永基;;医药企业营销价值取向及营销道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郭艳霞;庄贵军;;中国营销渠道中企业间灰色营销行为的理论模型[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井会忠;刘春林;;运用反向思维指导市场营销决策[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工商局 吕卫华 姜春媛 乐海峰;微博营销行为监管初探[N];中国工商报;2013年
2 上海市工商局青浦分局 陶彦川 吴怡清;如何监管微信营销行为[N];中国工商报;2014年
3 冯自强 胡纯洁 唐义生;规范名人微博营销行为的几点建议[N];江苏经济报;2014年
4 卓智华;让营销行为回归“原点”[N];华夏酒报;2012年
5 陈福军 李志诚;公司伦理——企业的首要资产[N];中国包装报;2003年
6 杨伟锋;“对不起,这汤我没法喝”[N];中国质量报;2011年
7 维浩;微博营销亟待规范[N];新农村商报;2013年
8 王震;确认需要不如洞察需求[N];医药经济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栋;网络营销道德对网络顾客忠诚的影响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郎琳;哈尔滨市房地产行业营销道德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刘山琴;食品行业营销道德问题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4 赵天华;中国大型零售企业的营销道德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邓亚萍;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全小换;网络团购中营销道德问题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7 邱爽;网络团购中营销道德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8 孙亚男;基于营销道德视角的我国乳品加工企业营销决策研究[D];内蒙古财经学院;2010年
9 刘远飞;企业产品营销道德评价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10 田立学;网络营销道德、顾客抱怨与顾客忠诚度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02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102902.html